2014年大陆专利代理人考取秘诀分享(简体字版在前,繁体字版在后)
发布时间:2015.01.06 中国台湾查看:7486 评论:18
本帖最后由 siceng 于 2015-1-6 13:25 编辑



表二、中国代理人资格考试推荐书单
圖六、勤做考古題,摸透出題者希望看見的應答重點,是考取中國專利代理人的不二法門。


2014年大陆专利代理人考取秘诀分享(简体字版)
数据源:北美智权报
http://www.naipo.com/Portals/1/web_tw/Knowledge_Center/Expert_Column/PE-130.htm
要胜任专利代理工作,必须是理工科背景、又熟稔专利法与相关法的复合型人才,想要一次考取专利代理人资格其实难度很高,北美的专利师高铭良与资深专利工程师任书毅,都是今年初试身手就金榜题名的佼佼者,本期《北美智权报》特地分享他们的宝贵经验给有兴趣报考的读者。

提起当初的报考动机,高铭良和任书毅两人都是看中大陆专利市场未来的潜力。任书毅认为,大陆专利申请量每年已经超过80万件,市场规模大,反观台湾专利申请量一直在下降,如果能考取中国专利代理人,未来有机会也能够从事中国专利相关业务。高铭良则是预期大陆未来有可能会开放特区,让台湾人在特区内经营事务所,加上大陆的国际专利事务较广(例如PCT),取得中国专利代理人资格可以增加个人竞争力,也能在工作上提供客户更完整的专利服务。
高铭良进一步分析,根据大陆官方提出的《专利代理行业发展规划》(2009年~2015年),要确保执业专利代理人达到1万人左右。因应大陆官方这项「冲人数」政策,从2012年开始出现单选题,而且题目变得比较简单,所以录取率也明显上升很多。但目前大陆专利代理人的人数已经达标,一般预期2016年起,可能考题又会变得比较难。

其中,高铭良在2012年11月时取得台湾专利师证照,一发榜后他马上就决定征战大陆专利代理人资格,但由于2013年高铭良升格成为新手爸爸,同时要应付繁忙的工作与家里甜蜜的负荷,很难有完整的读书时间,他决定采取「以时间换取空间」的策略,拉长准备期为两年,再利用各种空档把握宝贵的时间K书。
高铭良:了解考试题型再设定应考策略
由于「专利法律知识」这科考得很细,必须深入了解法条细节,不能光看法条,否则做考古题时会发现自己错误百出。另一科「相关法律知识」,因为涉及的法律实在太多,只要粗浅了解法条细节,将重点摆在民法通***事诉讼、合同法、著作权法、商标法,考题大部分出自法条,不会替换法条内的字词;建议先将民法通***事诉讼看熟,因为合同法、专利法的很多观念是建立在民法通***事诉讼的基础上。
高铭良也发现,「专利代理实务」这科多半都是出自考古题,只是会变化类型,作答前不妨先思考出题官的用意,如果很确定答案是A,你多写了B或C也不会有加分效果,除非你没办法肯定答案,才需要把有可能的答案都一并写上去。
虽然高铭良和任书毅两人都是一举中的,不过准备的方法却全然迥异。任书毅属于「集中火力」型,从今年中旬报名之后,不管每天工作再忙,平常日至少拨出三天下班后念书,周末则是两天都专心埋首案前。

任书毅:应答仔细思考前后逻辑、谋而后动
任书毅点出一个很重要的重点,就是准备考试一定要「练笔」。因为现代人都习惯打字,很少有机会提笔写字,他会把考古题都印出来自己作答,发现有错的就一题题抄写,一方面练写字速度,一方面加强背诵效果。任书毅还特地练简体字,考试时全程都以简体字作答,希望能更融入这项考试中,为自己争取更高的分数。
由于任书毅本身已是资深的专利工程师,对于「专利代理实务」已经驾轻就熟,不用花时间特别准备,但他提醒考试时一定要先看清楚题目、「谋而后动」,因为实务考试虽然只有四题,但是环环相扣,考试规定不能使用立可白,也没有给多余的答案纸,没先想清楚就下笔,一旦发现答题的逻辑有问题,想要再回头补救都很困难。
表二、中国代理人资格考试推荐书单
考试科目 | 推荐书籍 | 推荐原因 |
专利法律知识 | 杨敏峰《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应试宝典》:专利法律知识。 |
|
相关法律知识 | 杨敏峰《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应试宝典》:相关法律知识 | |
专利代理实务 | 欧阳石文《专利代理实务应试指南及真题精解》 | 详细解析,附有模拟解答,且有得分点分布。 |
资料提供:高銘良/吳碧娥製表
圖六、勤做考古題,摸透出題者希望看見的應答重點,是考取中國專利代理人的不二法門。



高铭良以过来人身份建议,只要通过及网格线标准即可取得资格,所以「不需要绝对强、只需相对强」,建立正确的心态很重要,要先了解「这张牌照对自己的生涯有何意义?有何必要性?」因为备考如同作战,如果不知为何而战,很容易就会放弃。
评论列表
快速回复
[2]思博村村长
[未知属地]
主题:4 回帖:7 积分:21
TA最近发帖
siceng
2015/01/12 16:55 [来自北京市]
0 举报siceng
2015/01/13 13:40 [来自北京市]
0 举报李工仲明
2015/01/06 11:51 [来自天津市]
0 举报kggami
大陸國家知識產權局每年11月會舉辦全國專利代理人資格考試,考試科目為「專利法律知識」、「相關法例知識」、「專利代理實務」三科,再將前兩科合併為一組,只要三年內兩部分的成績都合格,就能夠申請「專利代理人資格證書」。今年12月16日,大陸官方才剛宣佈合格分數線,專利法律知識與相關法律知識兩科總和需達到150分,專利代理實務單科為90分。
要勝任專利代理工作,必須是理工科背景、又熟稔專利法與相關法的複合型人才,想要一次考取專利代理人資格其實難度很高,北美的專利師高銘良與資深專利工程師任書毅,都是今年初試身手就金榜題名的佼佼者,本期《北美智權報》特地分享他們的寶貴經驗給有興趣報考的讀者。
圖五、北美資深專利工程師任書毅與專利師高銘良,都在今年一次通過中國專利代理人考試。

提起當初的報考動機,高銘良和任書毅兩人都是看中大陸專利市場未來的潛力。任書毅認為,大陸專利申請量每年已經超過80萬件,市場規模大,反觀台灣專利申請量一直在下降,如果能考取中國專利代理人,未來有機會也能夠從事中國專利相關業務。高銘良則是預期大陸未來有可能會開放特區,讓台灣人在特區內經營事務所,加上大陸的國際專利事務較廣(例如PCT),取得中國專利代理人資格可以增加個人競爭力,也能在工作上提供客戶更完整的專利服務。
高銘良進一步分析,根據大陸官方提出的《專利代理行業發展規劃》(2009年~2015年),要確保執業專利代理人達到1萬人左右。因應大陸官方這項「衝人數」政策,從2012年開始出現單選題,而且題目變得比較簡單,所以錄取率也明顯上升很多。但目前大陸專利代理人的人數已經達標,一般預期2016年起,可能考題又會變得比較難。
表一、中國專利代理人與台灣專利師考試報考情況
資料來源:SIPO、中華全國專利代理人協會、台灣考選部
由於「專利法律知識」這科考得很細,必須深入瞭解法條細節,不能光看法條,否則做考古題時會發現自己錯誤百出。另一科「相關法律知識」,因為涉及的法律實在太多,只要粗淺瞭解法條細節,將重點擺在民法通則、民事訴訟、合同法、著作權法、商標法,考題大部分出自法條,不會替換法條內的字詞;建議先將民法通則、民事訴訟看熟,因為合同法、專利法的很多觀念是建立在民法通則、民事訴訟的基礎上。
高銘良也發現,「專利代理實務」這科多半都是出自考古題,只是會變化類型,作答前不妨先思考出題官的用意,如果很確定答案是A,你多寫了B或C也不會有加分效果,除非你沒辦法肯定答案,才需要把有可能的答案都一併寫上去。
雖然高銘良和任書毅兩人都是一舉中的,不過準備的方法卻全然迥異。任書毅屬於「集中火力」型,從今年中旬報名之後,不管每天工作再忙,平常日至少撥出三天下班後唸書,周末則是兩天都專心埋首案前。
任書毅點出一個很重要的重點,就是準備考試一定要「練筆」。因為現代人都習慣打字,很少有機會提筆寫字,他會把考古題都印出來自己作答,發現有錯的就一題題抄寫,一方面練寫字速度,一方面加強背誦效果。任書毅還特地練簡體字,考試時全程都以簡體字作答,希望能更融入這項考試中,為自己爭取更高的分數。
由於任書毅本身已是資深的專利工程師,對於「專利代理實務」已經駕輕就熟,不用花時間特別準備,但他提醒考試時一定要先看清楚題目、「謀而後動」,因為實務考試雖然只有四題,但是環環相扣,考試規定不能使用立可白,也沒有給多餘的答案紙,沒先想清楚就下筆,一旦發現答題的邏輯有問題,想要再回頭補救都很困難。
表二、中國代理人資格考試推薦書單
資料提供:高銘良/吳碧娥製表
圖六、勤做考古題,摸透出題者希望看見的應答重點,是考取中國專利代理人的不二法門。

高銘良以過來人身份建議,只要通過及格線標準即可取得資格,所以「不需要絕對強、只需相對強」,建立正確的心態很重要,要先瞭解「這張牌照對自己的生涯有何意義?有何必要性?」因為備考如同作戰,如果不知為何而戰,很容易就會放棄。
2015/01/06 11:55 [来自中国台湾]
0 举报李工仲明
http://bbs.mysipo.com/thread-106257-1-1.html
http://bbs.mysipo.com/thread-106258-1-1.html
2015/01/06 12:29 [来自天津市]
0 举报chaoyi008
2015/01/06 12:55 [来自山东省]
0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