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推荐位 推荐位

专利英中翻译经验谈(8):专利翻译的原则(7):专利翻译的基石(7):尊重原文原则(6):总结

发布时间:2021.11.28 北京市查看:1014 评论:1

接上一篇《专利英中翻译经验谈(7):专利翻译的原则(6):专利翻译的基石(6):尊重原文原则(5》。

 

在《专利英中翻译经验谈(2):专利翻译的原则(1):专利翻译的基石(1):直译原则》中,我们讨论了要坚持直译的原因。

在已经详细论述了尊重原文原则的情况下,现在可以总结一下直译原则和尊重原文原则的本质。

 

第一,普通英语英译中的各种方法、技巧不适用于专利新申请英译中。

从之前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到,在直译原则叠加尊重原文原则的各条要求的结合下,自然而然得到一个结论,即专利新申请英译中应当“逐字逐句”,依照原文的语序,译出专利文件的每一个词语

因此,普通英语英译中的各种方法、技巧,例如省略、倒装、加字、减字、增加/省略标点符号、从后往前翻译等,都不适用于专利新申请英译中。

也就是说,专利新申请英译中有自己的一套操作方式和流程。作专利新申请英译中的翻译人员没有必要要求专门学过普通英语的翻译。

二者的以上区别的本质原因,是因为普通英语英译中是为了信达雅,其中大部分是为了达和雅,也就是说尽量看着像中国话,如果还能有点文采就更好了。而专利翻译是为了尽可能100%传递原文表达的信息,“信”是唯一的目的,所以要严格的遵照原文。

 

第二,采用“模块化”的翻译方式。

英语和汉语的本质差别是英语是一种“形合”的语言,而汉语是一种“意合”的语言。

根据网上的定义,“形合指句子内部的连接或句子间的连接采用句法手段(syntactic devices)或词汇手段(lexical devices)。意合指句子内部的连接或句子间的连接采用语义手段(semantic connection)。印欧语言重形合,语句各成分的相互结合常用适当的连接词语或各种语言连接手段,以表示其结构关系。汉语重意合,句中各成分之间或句子之间的结合多依靠语义的贯通,少用连接语,所以句法结构形式短小精悍。”(https://baike.sogou.com/v68770637.htm?fromTitle=形合

说白了,英语使用各种语法结构表达意思,而汉语使用汉字本身和相互关系表达意思。

再说白了,汉语没有英语那么多的语法结构,汉语只有连续的方块字和标点符号

结合上文的第一点,专利新申请英译中遵循直译原则和尊重原文原则,专利新申请英译中不使用普通英语英译中的各种方法、技巧,也就导致:专利新申请英译中的译文(基本上/实质上/绝大多数情况下)每个字都是英文原文的内容,而没有多余/节外生枝的文字。

这进一步得出一个结论:专利新申请英译中就是采用“模块化”的翻译方式,专利新申请英译中的过程本质上自始至终就是在思考仅仅两个问题:“一个单词/词组翻译成什么”和“一个单词/词组放在什么地方”。

更进一步思考,我们会发现,只要不去追求“达和雅”,即所谓的“通顺流畅”“汉语语言习惯”,仅追求意思/信息的正确传达,那么“模块化”的翻译方式可以用于翻译任何英语内容。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人敢说我不限领域,什么案件都能翻译。这也就是为什么掌握了英文专利的“模块化”翻译方式后,各种其他的对比文件,例如学术论文、技术规格/标准、普通网页等,都无师自通。前几篇的讨论已经给出了“模块化”译文的一些例子,本专栏的文章以后会自始至终坚持并向初学者的读者展示这种翻译方法。如果初学者还不能完全领会这种翻译方法,在《专利英中翻译经验谈》专栏完成后,博主计划的下一阶段文章将是使用这些原则和翻译方法翻译PCT条约以及欧美专利法,并且对PCT条约以及欧美专利法的法律英语词汇作详细解释。

 

第三,所谓的“汉语语言习惯”。

使用直译原则和尊重原文原则的“模块化”翻译得到的译文必然和所谓的“汉语语言习惯”冲突,即“不顺嘴,不像中国话”。

然而,如在上文第一点提到的,专利翻译的目的是尽可能100%传递原文表达的信息,“汉语语言习惯”只能在不影响/妨碍意思的正确表达的前提下才应考虑。所以在《专利英中翻译经验谈(2):专利翻译的原则(1):专利翻译的基石(1):直译原则》直译原则的定义才写到“在满足最基本的汉语表达方式前提下”。

博主希望阅读本公众号的读者能明白一个事实,一篇英文专利翻译译文的好坏,不是以“我能不能看懂”、“语言是否流畅”、“读着是否通顺”为标准的,甚至可以说,跟这些东西一毛钱关系都没有。一篇英文专利翻译译文的好坏的标准,是是否忠实原文、表达准确、术语准确一致、语法结构正确、无漏译、格式正确。

对于这个问题,在本专栏以后的文章中还会不断涉及。

 

—————分割线—————

此外,一篇英文专利翻译译文的好坏,和所谓的“简洁”、“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多的信息”也没有任何关系。从之前的文章可见,尊重原文原则要求把该有的字例如“的”、“地”都写全了。专利文件是要传达尽可能多的信息,不知道“简洁”是打算节省下什么,是A4纸还是墨盒。好家伙,要简洁,那这篇专利不翻译了好不好?事务所关门,都回家躺着好不好?这最简洁。

 

—————分割线—————

为什么是“尊重原文原则”而不是“遵照原文原则”?

 

专利翻译/校对人员在工作中应当摆正自己的心态和位置。

具体地说,专利翻译/校对人员在工作中应当把自己放在一个极为“low-profile”的位置。这词虽然不好听,但却是最贴切的最符合实际的。因为你提交的就是原英文文件的一个译文,你就是一个机器人,没有自己的思想,你的一切工作都要以原英文文件为根据为基准,不允许有任何发明创造,原英文文件就是你的领导、父亲、女朋友……。

有的翻译人员把自己当成作家,把翻译工作当成写小说的过程,把译文当成自己的文学作品还美滋滋的,对原文进行大刀阔斧的意译和句子结构颠倒。就是这种心态,实际上是很多严重的问题的根源。

 

—————分割线—————

什么人适合作专利翻译?

作专利翻译,要求很高的英语水平吗?不。专利翻译比起一般的翻译人员来,要求的英语水平可差多了。一篇专利就是那几个技术术语,现查词典就赶趟,一万篇专利也就是那些法律词汇、搭配。只要求直译即可,如上文说的,根本不用真学过翻译,根本不用什么技巧。六级就能干,四级也凑合了,只要你懂这些原则。

要求懂专利吗?不。干过的都知道,根本不需要懂多少专利知识。

要求懂技术吗?不,如我们在《专利英中翻译经验谈(2):专利翻译的原则(1):专利翻译的基石(1):直译原则》讨论的,根本不需要懂(多少)技术,直译即可,研究技术那是代理人的活。

那要求什么?

博主和很多人讨论过这个问题。只有三种人适合作专利翻译。

一曰强迫症,二曰处女座,三曰偏执狂。

读者也看出来了,这仨是同一个人。因为专利翻译要求依照原文逐字逐句处理掉原文的每一个细节,不能多字也(主要是)不能漏字,需要认真、仔细、负责的工作态度。

 

—————分割线—————

题外话:

(严格的)直译原则和尊重原文原则不适用于专利新申请中译英。

博主之前谈论的严格遵照原文直译的原则只适用于新申请英译中,相反的方向是不适用的

第一,之前我们讨论了按照直译原则和尊重原文原则进行新申请英译中的过程即是确定词语放在什么地方+词语翻译成什么汉字的过程。然而英语和汉语完全不同,各种语法、结构、规则只有在理解原英文意思的情况下才能正确使用,并且为了写出正确的英文,各种加字、减字、调整顺序是必须的。以博主几百万新申请中译英的经验,直译是根本谈不上了,(严格的)尊重原文也基本仅限于技术术语。

新申请中译英比英译中困难几个数量级,涉外代理人中只有极少数可以胜任,以后我们会在别的专栏详细讨论。

第二,更重要的是,与英文申请文件相比,中文申请文件的错误以及用词不规范,那可多了去了。基本上,新申请中译英的过程,就是一个给国内专利原文改错的过程。翻译人员在工作时要将自己放在比国内专利的撰写者高的位置,积极发现原文的错误。

这也是情有可原的。例如在美国,所有的专利代理人都是双证,因为美国的法律要求只有通过了bar也就是美国司法考试的人,才有资格参加专利代理人考试,这也就是为什么美国的专利代理人都是patent attorney。因此美国的专利代理人都是正经的高富帅,一周写一个案子就足够骄奢淫逸,因此美国人写的专利质量高那都是理所当然的。

至于中国国内代理人……博主就不多说了,只能说理解万岁吧。

第三,外内案件和内外案件的一个区别是,外内案件,翻译人员其实根本不知道在另一个国家/另一块地球大陆板块的原英文专利撰写者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你也没法问他。因此,只能以英文专利原文的文字作为基础。而内外案件,对于申请文件撰写不清楚/技术理解不了的情况,应该积极联系原国内代理人(一般全都能找到),以明确申请文件本来真正是什么意思。

 

总之,基于以上这些原因,新申请英译中要严格遵守直译原则和尊重原文原则,而新申请中译英要求翻译人员努力理解技术方案,写出符合原文原意的译文。

这个问题极其重要,因此博主将其写在此处,但是现阶段不能展开,新申请中译英另外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则,以后会在相关文章详细讨论。

—————分割线—————

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

赵雷,涉外专利代理人,双证,并持有TOLES律思法律英语高级水平证书和CATTI人事部翻译资格证书。2010年进入涉外专利代理行业,在专利新申请和中间文件中文和英文互译以及外内和进入美国欧洲等英语国家内外申请OA答复实践方面具有极其丰富的经验,目前供职于某涉外专利代理机构。

作者发表于本论坛的所有文章的著作权完全归作者个人所有,和作者所在专利代理机构无关。

作者发表于本论坛的所有文章中关于涉外专利实践的内容和观点全部是作者个人的一家之言,不代表作者所在专利代理机构关于涉外专利实践的观点,也不代表作者所在专利代理机构涉外专利实践工作的一般水平。
同道中人可加作者个人微信号zhaolei398186604QQ 398186604交流切磋。也可关注同名微信公众号《小赵说涉外专利》。


分享

收藏(6)

点赞(3)

举报

评论列表

  • 第1楼
    最近做了几个中译英的案子,感受和文中描述的是一样的。

    2021/12/09 00:32 [来自北京市]

    0 举报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