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不负有心人--记我的4个月复习一次通过专代考试之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16.12.17 河北省查看:2677 评论:3
功夫不负有心人--记我的4个月复习一次通过专代考试之心得体会
从7月底开始复习至11月考试,至12月1日凌晨的难以入眠,再到1日上午忐忑的偷偷的打开网页,再到合格分数线出来前的惴惴不安。我专代考试之路,走过来,有千言万语和说不完
的辛苦,汇总成一句话,也只有,“努力付出终有回报”了。 还要着重的感谢我老婆的支持!免去了我不少的家务劳动。
本人在某公司从事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其实就是把工程师的交底书看一看提点意见,再检索一下同行的专利而已。报考专代,还是因为公司组织我参加了专利知识培训,在一个合作
的代理机构实习时,才听说了代理人考试的事。当时感觉自己干了好几年专利管理工作了,多少也懂点,基础还是很好的,通过应该不难,就报名了。等买来教材一看,傻眼了,这都是啥玩
意啊,没见过啊,还听说考试通过率出奇的低。不过,既然话都说出去了,自己在公司又是管专利的,要是考不过关,那面子真没地放了。以后把工程师叫过来教育教育的时候也没底气,只
好硬着头皮上了。
考试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全面的学习相关的知识,考试是一种逼迫、激励自己的手段。因此,复习的目的也不单纯为了考试。
报名是在7月底,教材送到手上已经8月初了。教材只有两本,一本是国知局的那个厚厚的法律法规的合集,另一个是某人的历年真题合集。工作忙的要死,上班时几乎没时间看。下
班回家还要辅导孩子的作业,陪孩子玩。只能等妻儿都睡觉了,再去看书。确实很辛苦。好在为了面子,使劲坚持着。因此,分享给大家的第一个心得就是
决心。如果你要考试,但你又不是聪明绝顶的。那必须要下决心。下决心就是要对自己狠,逼迫自己,在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对自己说,再坚持一天,就今天了,再看1个小时书就不
放弃了。就是这样逼着自己学下去的。
说一说我的复习过程吧。我是先看法律合集,本以为可以系统性的把知识学会。但法律这东西给我的感觉就是,你看一遍感觉说的都特有道理,一做题感觉全不知道。所以,很快的
转换了复习策略。先把06年-12年的真题,按知识点分类做了两遍,大约用了1.5个月。做过两遍之后,感觉对知识点有了比较全的认识。然后,按年进行真题模拟,从2006年到2013年全部做
了一遍,用了1个月。然后再把错题做成错题本,每天死记硬背,一点一点的啃骨头。这个期间,我意识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2006年至今,各种法律法规都进行过修改。各年的题目答案有不
少都是相互矛盾的,这样做题直接造成了我知识点的混乱。于是重点针对2010年后的真题,又连续做了2遍。这个时候发现了思博网的真题模拟,尤其是解析内容,把法律历年的修改介绍的非
常清晰。早知道这个地方,也就不必做那么多无用功了。在考试前的两个周末,没有加班,在家里按考试的时间,做了14年和15年的真题作为模拟考试。模拟结果,自己信心非常充足。
结果,专利法120分,相关法85分通过。
总结经验,法律通过的心得体会就是,多做历年真题。做够1000道的话,通过是没有问题的。你的智商加上你的汗水等于你的分数。如果自认为智商不够的话,还是多流汗水吧。
关于实务的复习,我就是听了某个老师的录音讲解。这个地方有个体会就是,优秀的老师很多,每个老师都带过了很多通过考试的学生。无所谓你选哪个,但你一定要从头到尾只听
一个老师的。不同的老师思路不一样,讲起来完全不一样。我本想听听另一个老师的录音算是他山之石的,结果听了10分钟就果断放弃了。不能再听了,会混乱的。不是他不好,而是他“不
兼容”。
因为工作很忙,家庭也很重要,孩子的学习也很重要。我只好抽出在上下班路上的时间听。车也不开了,坐公交。把录音装进手机里,视频装进平板里,带着耳机。一出家门就听,
一直听到单位。下班就从单位一直听到家里。这样,把5年的真题解析,至少每年听了2遍,重点年份的听了3遍。听到那种老师一张嘴,我都知道他后面要说什么的程度了。才对实务题有了基
本的了解。然后就是做真题,做真题是跟听录音结合进行的。做1年的真题需要4小时,抽不出这么长的整块时间。那就分成两天,一般一天写无效,一天写权要,每天2小时。就这样把06年到
13年的真题做了一遍。又按知识考点编写了笔记。临考前,跟考友交流时,我可以做到,考友提出06年以来任何一年的真题,我可以立即说出,这题考了什么,无效理由有什么,怎么分案的
,怎么写独权。技术问题是什么、技术方案是什么、附图是什么样的、实施例是怎么上位概括的,单一性的特定技术特征是什么,都能讲的完整流畅。还分类分析了各类知识点的考法。14年
和15年的题,在考前两周做了模拟。从9点到13点,坐在电脑前不动地方的写。考前也做到了信心十足。
结果,虽然99分过了,但已大大低于我的预计。
总结经验,1.做真题,按照实际考试的要求做真题,千万不要懒省事的在脑子里过一过就算做了。必须动笔一个字一个字的写出来,连“尊敬的复审委员会”都要写。
2.考试时无效题不要过分纠结在结论上,比如权1到底有没有新颖性,权2有没有创造性。而要把大部分精力放在过程上,评价新颖性和创造性的每一个步骤,每一句话都
要写上,法条相关的能抄就要抄上,什么单独对比原则、结合对比原则,三步法的关键步骤的句子,都要写上,这些都是得分点。其实反而最后有还是没有新颖性的结论,反而占不了几分。
我感觉我就是在抄写上漏了几个关键句子,丢了不少分。
3. 重要概念一定要清晰,相关法条一定要理解。我就搞错了R20.2的概念。把解决第二个技术问题的必特写上了,得出了缺必特的结论。感觉也丢了不少分。
4. 独权非常重要,值得花很大的精力去琢磨。写权要的时间的一半应该花在分析独权上。剩下的从权就是抄交底书,也差不了多少分了。
额外提示:开始考试时,有些人不到10分钟,甚至不到5分钟就开始噼里啪啦的敲键盘了。这时一定要沉住气,千万别着急,按着自己的节奏认真研读材料,一句一句的读。越是急于
开写,越是时间不够用。因为,开写后,会发现很多没想明白的地方,写完后,又发现剩下的时间,从新思考来不及、检查一下又富裕,感觉特别后悔。如果听见别人敲键盘的声音,实在是
着急或者没自信,就自己告诉自己:“看,这哥们不会了,他也就是把专利法敲进去而已,当分母去吧!”(当分母的意思就是,他是通过率的分母,过不了的)
以上是我16年的复习经历和考试心得,希望能给参加今后考试的同僚们,带来一点点的帮助。
最后的一句话送给大家,功夫不负有心人!祝还没通过的兄弟姐妹来年成功!
siceng
2017/06/27 13:43 [来自北京市]
0 举报13******673
2017/06/28 21:42 [来自安徽省]
0 举报柠檬湾
2017/06/29 15:37 [来自江苏省]
0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