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推荐位 推荐位

风口浪尖说专利代理——专利代理行业适应经济形势变化之我观

发布时间:2012.12.03 广东省查看:25121 评论:64

本帖最后由 notfat 于 2012-12-4 14:36 编辑

2012年不一定是世界末日,却可能是世界郁闷的开始。时下,欧美经济衰退,中国经济放缓,中国制造业进入搏杀时代,专利代理行业如何自处?笔者闲来无聊,思考这一问题,有些想法,愿与同行分享,并请教。

2008年,当**危机突然杀来,曾有同行认为,出口急速下降,制造业危在旦夕,大量企业将会倒闭或者举步维艰,企业没钱申请专利,加上政府的资助行将入木,专利代理行业的冬天已经来临。若干年过后,人们却发现,确实有不少企业倒闭,尤其在广东东莞这一以电子业为活路基础的地区更是血淋淋,然而,也不难发现,自2008年以来,中国各类专利申请量逐年以两位数递增,更多的专利从业机构和人员进入,更大的**被分割。变的是经济格局,不变的是专利行业的迅猛发展步伐。

笔者认为,造成部分行内人错估当时形势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如下几种情况:

一、对宏观经济的过分悲观

中国政府制定创新型国家战略,其出发点是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多地依赖于知识产权创新,其中专利是重中之重。只有通过“腾笼换鸟”淘汰落后生产力,才能优化产业结构,才能增强企业间的竞争意识,从而鞭策企业不断创新,培养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落实到具体化操作上便是增强包含专利申请在内的知识产权保护。因此,政府的战略转变赋予专利申请量以正能量。尽管存在**危机带来的负能量,然而,转型战略所赋予的正能量要大于该负能量,因此,专利行业的根本并未受损,某种程度上甚至因为企业家的知识产权意识的增强而获得优化。

二、过分重视政府资助的作用

政府一直在资助企业申请专利,各地为了完成创新任务指标,将创新任务量化,并于年底视任务完成情况,以货币资助的形式引导企业增加专利申请。这一行为一直受业内诟病,业内人士一边祥林嫂般抱怨行政干预市场,一边却快乐地享受着政府资助带来的专利申请代理量的**。其实,政府的资助从来都只是凤毛麟角,每年的官方报告中可以看出,具有创新动力的大中企业依然是专利申请的主角,而那些因资助而提出专利申请的中小企业,其申请总量所占比例其实不大。诚然,专利申请的每一家企业都享受着政府资助的福利,但是,其中具有创新动力的企业往往内部已经形成了一套专利产生机制,其专利申请是由下而上自发形成的,政府资助的撤除对其专利申请量的影响并不大。可能影响其专利申请量剧降的因素,只能是相关生产线在该企业内部的消亡。因为,知识产权机制完善的企业不可能因为专利申请成本和市场的饱和而不去保护自己的技术创新,有时候反而会更加重视创新保护。因此,从这些因素来看,政府资助对于专利申请的大盘影响不大。从更深层次去分析,政府资助总是起扶持作用,出于战略转变的现实考虑,政府资助不可能在专利申请量没有到达一定的峰值时撤除。由此可见,尽管政府资助的存在与否是能量正负互易的关系,但无论从政府资助本身的生存合理性来看,还是从企业对政府资助的依赖程度来看,政府资助都不是一个影响大盘的重要因素。

三、对“中国速度”认识不足与对自身的不自信

“中国速度”从来都是有其全球震惊效果的,专利申请量的快速攀升也不例外,每年两位数的专利申请量,绝非其它国家可比。这意味着,在可预期的未来,专利代理行业的**是快速膨胀的,一人一刀,人手多、占先手的代理机构,自然切的**大点,人手少、慢吞吞的代理机构,自然切的**小点。但是,中国之大,容得下当前这么点代理机构。即使不断有代理机构和代理从业人员加入,仍然可以让每个人找碗饭吃。因此,对自身不自信的代理机构在这一场由**危机引起的变革中趋向保守,不敢挥刀分食,是导致自身原地踏步的关键。

时下,全球经济进一步放缓,形势严峻不亚于2008年,笔者基于上述对过去几年专利行业发展的分析,相信以上分析同样将适用于未来的几年且程度更为深化,因此认为专利行业的第二个春天已经悄悄来临。这个春天,不同于政府干预市场进行资助的那个即将过去的虚浮式专利泡沫时代,而是即将对专利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届时,企业会选择代理人,并且会要求更精细更高端的服务,专利从业人员必须从此刻起,调整步伐,储备能量,迎战未来。




那么,为什么笔者会认为专利的第二个春天已经来临呢?

首先,中国的专利申请已经完成了一定程度的积累,大部分企业的良性的专利产生机制正在或者即将形成或定制,政府资助的作用正在逐渐弱化。

笔者从业的过程中,发现广东多地的政府资助越来越不能对大中企业的专利申请产生影响,而能被产生影响的那些中小企业,往往缺少真正的创新能力,多是在滥竽充数。随着消费者对知识产权认知的提高,这些企业的所谓专利也正逐渐失去其忽悠功能。另一方面,随着政府财务透明度越来越高,地方政府的无序资助这一灰色地带,也将越来越失去生存空间,剩下的只有国家层面的系统性的资助。主、客两方面的因素,注定在未来三五年后,政府资助将完成其历史使命,逐渐淡出专利历史舞台。因政府资助的淡出,专利代理人不必再如以往,将大量的精力纠结于垃圾专利,而能分出更多的心神去走既专又精的专业化道路。

其次,当然,专利代理人走既专又精的专业化道路不是没有代价的,代价就是要参与丛林法则,优胜劣汰

制造业搏杀时代,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提出了更高更快的要求,企业必须把产品技术创新作为其第一要务,否则,必然会流尽最后一滴血,万涓成水,终究汇流入红海,留给企业的只有一条路,除了创新,依然是创新。企业除了进行技术创新并申请专利,还将对其专利申请质量进行考究,必然也将对专利代理机构和专利代理人进行考究,要求专利申请切实体现其发明创造,切实保护其发明创造,由此势必对专利代理行业进行一次潜在的洗牌。大浪淘沙,专利代理人将被多层过滤,一部分是精细的,一部分是粗沙,对于精细的沙子,显然是机会,对于粗糙的沙子,虽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至于被尘封,却也将自觉到接受磨炼的重要性。

再者,专利服务将向更深层次、更多方位的方向发展。

更多的专利转让、更多的专利**、更多的专利许可、更多的侵权无效、更多的国际事务,以及更多的专利分析等高端业务将应运而生,无疑,这样的趋势,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在确信中国专利申请已经完成一定量的积累的前提下,便不必怀疑这种趋势是否存在,因为,对自身资产的运作以使其增值是每个人都能意识到的问题。那么,专利代理从业人士,是否能充当起企业无形资产运作的操盘手,将关系到企业的无形资产的增值与否。对于专利代理行业而言,充当好操盘手的角色,必然是对自身进行保值甚至增值的唯一途径。老练的操盘手,自然受到客户的器重,能为客户创造价值而不是仅是将无形资产从技术形式转化为法律形式,将使这个操盘手获得更大的利益,分得更大的**。

因此,基于对中国专利代理行业的现状、经济趋势以及专利服务发展趋势来看,均昭示着一个量变临界点的到来,也就是质变的开始。那么,如若笔者所窥果真,我们准备好了吗?作为专利代理行业的成员,我们该如何自处?笔者认为,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调整既有的步伐:

其一,优化并提升服务质量。

探讨这个问题之前,作为专利代理人,我们先回顾一下自身,是否认真回复好每一位客户的咨询,是否认真撰写好一份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作为专利代理机构,我们是否已经建立一套完善细致的流程体系和风险管控机制,是否做到想客户之所想、预客户之所未预?如果您的回答都是肯定的,那么,恭喜,您已经做好了迎战的准备。反之,快餐式的专利撰写文件、丢三落四的流程管控、敷衍牵强的答询,如何让日渐成长的客户保持对您的信任?精细出高端,是工业化时代不变的定律,同样适应于服务领域。专利代理作为服务领域的范畴之一,必须把服务做得精细,如前所述,精细的沙子是优胜者,能够渗入到客户的方方面面,与客户合二为一。强化客户对自身的粘性便是商战取胜的关键。对于代理机构如此,对于专利代理人也是如此。

其二、扩展并深化服务项目。

笔者所知,除了个别大型或专业的代理机构,绝大部分的代理机构依然停留在以专利申请代理为主业的水平。对于客户的诸如诉讼、许可转让、侵权分析等业务需求,尽管认为自己“能行”,所提供的服务却是不痛不痒。未来,客户将不满足于这种服务水平。客户需要的服务水平,必然是向满足决策需求方面发展,也就是说,客户需要它的律师/代理人提供能直接用于决策的结果,而非模棱两可的所谓意见书。随着竞争的白热化,企业不仅需要律师/代理人提供专利申请方面的决策参考,还需要真正的及时且高效的顾问、直观且有效的侵权分析、可靠的配套法律服务等,这些,都对专利代理机构和专利代理人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自然也是代理行业扩展并深化服务项目的动力。但是,仅仅有动力是不够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代理行业要增强生存能力,必须首先自己动起来。

其三、敢于自宫,去除不切实际的业务。

这两年,政府层面在推“专利地图”,不少同行也兴致勃勃,以为一个新的细分市场即将到来,想分一杯羹。笔者向来不屑于这种过分宏观层面的所谓细分市场,粗鄙地说,“专利地图”对于专利代理人来说,就是个屁。首先,“专利地图”不是一般人能做的,简单的说,就不是人做的。真正的“专利地图”的分析量巨大,必须动员大量的人员参与其中;其次,参与制定“专利地图”的人不是一般的人,必须具备专利分析知识的专利代理人,这对专利代理机构的资源整合是一个挑战;再者,一个根本的因素,所有的企业都认为专利地图有宏观参考价值,认为这个价值很大者,只有行业巨头或者政府,对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而言,其参考价值其实不能最大化;此外,以上各点均指向一个字:钱,什么样的企业才能承担起一份“专利地图”所要付出的“钱”?因此,真正愿意去做且能做“专利地图”的只能是政府和行业巨头或者行业联盟,与之对应的代理机构也必须是些巨无霸,否则,只能做出些不伦不类的东西。所以,“专利地图”对于大多数代理机构和代理人而言,是不切实际的东西,及时抛掉它,将精力聚焦到更为实务的细分项目上,将有助于代理机构的效率的最大化。与“专利地图”类似的,还有所谓“专利联盟”、“专利池”之类的这些叫声响、实现不易、利润不高的概念股。

其四、资源整合能力的提升比过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这里所称的资源整合,不仅包括代理机构对其内部从业人员的整合,还包括代理人对自身资源的整合。资源整合的目的是对外提供标准和系统的服务。对于专利代理机构而言,其与客户的接口和形式是否统一?其为所有客户所提供的服务质量是否处于可以容错的同一水平?其内部协作的效率是否最大化,是否流畅?对于专利代理人而言,是否能利用自身所学知识为客户提供客户所需的各种服务?是否能整合所在团队的资源进行协作,为客户提供更为全面的服务?以目前相对高端的客户的专利申请趋势而言,客户需要针对其国内申请向其它国家申请,便要求专利代理机构及其代理人能提供详尽的国际申请服务,这便需要考验代理人对涉外申请的处理能力,以及考验代理机构内部在与外方合作过程中的资源整合能力。未来的时代,需要考虑的显然不止是申请,还包括其它专利代理业务,因此,代理机构和代理人除了考虑申请本身需要整合的资源并做出完善外,还需要考虑其它潜在专利代理业务所需要整合的多种资源,提前准备,灵活应对。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现在是风口浪尖的关口,而未来的代理市场,将面临一个潜在的洗牌过程,专利代理行业必然迎头碰上。笔者仅以无聊之时的匆匆话语,与读者共同探讨,如能抛砖引玉,自然幸甚;如属无病**过分乐观,也请同行多加指正。

标签: 中国政府 企业 中国制造业 广东东莞


分享

收藏(2)

点赞(1)

举报

评论列表

  • 第1楼
    不知第一个春天是什么,是专利代理机构改制?还是政府开始资助推动?

    其实,作者举出了这几点,这几年一直都是这样,每个点上,都有做的好的,也有做的不好的,加速度基本是恒定的,二次春天之说又何来呢?以此来界定春天,我们不是一直在春天里吗?

    趁兴,也说一个所谓二次春天到来的标志吧:政府机构全面退出项目资助和推广。

    2012/12/04 20:41 [来自北京市]

    0 举报
  • 第2楼
    学习了

    2012/12/04 08:03 [来自江苏省]

    0 举报
  • 第3楼
    楼主低估了政府在推动申请量增长方面的作用,因为:
    1. 总的来说,政府资助的力度一直在加大,总金额一直在增长;
    2. 除了专项资助这一直接措施外,有越来越多的政策与专利申请挂钩,专利申请量也成为高企认证等一些科技项目申报的基本指标和要求。

    2012/12/04 08:39 [来自山东省]

    0 举报
  • 第4楼
    本帖最后由 贺山泉 于 2012-12-4 09:03 编辑

    notfat的文章必是热帖啊,先抢个座
    看完了,是一篇立意新颖的文章。

    2012/12/04 08:54 [来自山东省]

    0 举报
  • 第5楼
    分析得有几分道理

    2012/12/04 08:59 [来自天津市]

    0 举报
  • 第6楼
    phsic27 发表于 2012-12-4 08:39
    楼主低估了政府在推动申请量增长方面的作用,因为:
    1. 总的来说,政府资助的力度一直在加大,总金额一直在 ...

    您说得有道理。但我相信,政府挂钩的这些政策中,目前都只是停留在形式上,在对量的要求上,而且这个量也不大。但将来可能会有所提升,主要是突出对质的要求。至于政府的力度加大金额增长,是因为资助需求尚未到峰顶,一旦到了峰顶,自然是开始走下坡路了。

    2012/12/04 10:20 [来自广东省]

    0 举报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