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位 推荐位

高级知识产权师考试通关心得

发布时间:2023.08.15 湖北省查看:6105 评论:15

640.png

在2020年,知识产权行业终于迎来了职称考试。作为经济师的一个方向,知识产权师成了业内广大同行的考试目标。

 

知识产权师作为中级职称,在考试通过5年后可以获得参加高级知识产权师考试的机会,也就是说,2020年参加考试,并在2021年顺利拿证的知识产权师有资格在2026年报考高级知识产权师考试。不过,由于2020年之前,全国已有上海、江苏、北京和广东等地开展地方知识产权相关职称的考评工作,相关职称等同于国家层面的中级职称,即知识产权师。因此,理论上在2015年之前在上述四地获得对应职称的人员,可以直接参加2020年的高级知识产权师考试,笔者曾撰文进行介绍《如何成为高级知识产权师》

 

也许2020年考试通知刚出来,且要求偏高,导致高级知识产权师考试的热度不够高,但到了2021年,笔者就有朋友参加了该考试。笔者有幸于2016年参加了上海市专利管理工程师考试,并在2017年3月顺利拿证。在2022年5月可以进行考试报名时,笔者以上述上海市专利管理工程师证书作为知识产权行业中级职称证明顺利通过审验

 

5月初报名,6月18日考试,如果只靠这一个半月时间复习,想通过这一全是主观题的考试,基本上等于天方夜谭。早在过完年后的2月,笔者就购买了2021年的官方参考用书《高级经济实务【知识产权】》,并开始了第一轮复习,也就是把这本书过一遍。从专利、商标、著作权到地理标志、商业秘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等等,书里涵盖的内容太广了,且都是考试大纲所载范围,导致书是看完了,但不知道考啥。

 

报名通知发出之时,2022年的官方参考用也出版了,此次还多了一本《高级经济实务【知识产权】全真模拟测试》,笔者就把两本都给买了。第一本主要用于和前一年的书籍进行对比,着重看看考试大纲变动部分所对应的书籍修订内容,第二本主要用于找找考试做题感觉,毕竟以前从没做过类似试题。此时,时间已经快来到了6月,在快速把第一本又过了一遍之后,在考试之前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第二本上。

 

终于到了考试日,6道选3道的实务题加1道论述题,作为专利代理师出身的笔者当然是对专利更了解一些,非常幸运的是6道题中有3道是和专利相关的,这让笔者当时感觉总体上作答得还不错。三个小时的考试时间很快过去,在回家的路上还在想“商标权到底属于需要注册还是不需要注册的权利”,同时大致评估一下自己的得失分。即使有3道专利相关的实务题,但笔者论述题答得不太理想,且实务题也有很多自己并不明确知晓答案的部分,所以实在是估不出分来,但心里一直想着“老天保佑,让我一次过”。

 

时间来到8月9日,可以查分了。58分……这酸爽的心情,差点影响笔者当天下午的一个开庭。

 

痛定思痛,对于论述题,分析之后,发现是自己对时政关心不够,因此,开始每天看新闻,由于赶不上七点的新闻联播,那就换成十点的晚间新闻,认真聆听,深刻理解,把“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等印刻在心中。对于实务题,大概回忆一下题干,在网上搜索后,竟然基本都找到了对应的实际案例,这让自己日后更加关注知产资讯中的相关案例,且不仅限于专利案例。

 

来年再战。首先,积极调整了心态,告诉自己去年考58分不是因为真的有58分的实力,而是正好有3道专利题,正常应该只有2道专利题的。其次,基于对去年考试的反思,发现自己对相关法律的理解并不深入,而知晓和理解是两个概念,因此,重新认真学习了《专利法》、《商标法》和《著作权法》,甚至为了理解一个法条而去专门学习一篇文章,在从业10年后,感觉终于对这些法律有了一个还算深入的理解。再者,积极关注相关案例,得益于笔者每年坚持创作的《最高院典型案例解析文章合集》以及《复审委十大案例解析文章合集》,不仅要求笔者认真阅读每年相关案例的判决书或决定书,还要把其中部分创作成文,其中,被笔者创作成文的案例由于主要涉及专利撰写,不一定会出现在考试中,但有些其他案例则有可能被选入考试题库。

 

如果将笔者当时比作一个神经网络,其输入是多方面的,有对过往试题形式的理解,有对一年内相关新闻的印象,还有对法律本身的学习等,该网络输出了两个来自最高院的典型案例,或者说笔者认为该两个案例可能会成为今年试题的原型,其一为涉及某医药公司的专利侵权行政裁决案,其二为涉及某电商平台的假冒专利案。

 

如果有朋友参加了今年的考试,会发现上述案例二正是今年的第一题。

 

今年6道实务题包括2道专利题、2道商标题、1道著作权题和1道商业秘密题,笔者选择2道专利题自不在话下,又选了1道相对有把握的商标题。1道论述题的主题是目前大热的人工智能,而笔者今年一篇论文的计划创作方向正好是人工智能,所以至少能说出个一二三来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事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因为书中的知识点实在太多,笔者也没精力全部背下,在考前最后翻阅书籍时,把专利挖掘这一章节下面的五个子标题强行记了下来,然后考完试基本就从大脑中给擦除了。

 

从第一年的有些不知所措,到第二年的都会猜题了。运气加上更扎实、更有针对性的准备,因此,今年走出考场的感觉和去年就截然不同了。

 

前不久查分,顺利通过。

 

总结一下,第一,高级知识产权师考试绝不是一场简单的应试,也许看真题和答案时,感觉就那么回事,但背后所需要的功力不仅包括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对法条的理解与应用,更是要融会贯通。而知识产权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对于专利代理师、专利律师或其他同行,可能日常工作仅限于知识产权的一部分,面对考试,一方面,自己擅长的部分一定要非常精通,另一方面,自己不擅长的部分也要积极去接触与了解,例如,要把撰写和维权,甚至进一步和一些行政手段结合起来。这还是专利范畴之内的,如果涉及不同类型知识产权的融合,对大家的要求会更高,而这肯定不是只靠看教材就能应付的,需要将这些学习贯穿于自己的日常工作中。

 

第二,《孙子兵法》有云:“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对于高级知识产权师考试,其中部分知识点可以进行取舍,但是由于很多内容是有关联的,例如,讲人工智能对知识产权的影响,其实要从专利和著作权的角度分别讲,如果复习是不完整的,那答题肯定也是不完整的,这就会导致自己觉得在专利层面的“求其上”其实只是整体层面的“求其中”。同理,如果对法条没有深入理解,答题时也许能写出一些关键词,但大概率是写不出法条的完整内容以及基于法条对案例的分析的,最后很有可能就是“得其下”的分数了。

 

另外,根据与朋友的沟通,查询的分数很有可能并不是真实的卷面分数,换言之,50多分不代表真的拿了50多分,60多分也不代表只拿了60多分。这一方面告诉我们,如果不按80分甚至更高分的要求去准备,最后查分时可能过不了60分,另一方面也说明,无论如何,只要通过了,就是成功的。

 

但考试通过也只是前提条件,后续还要进行评审,各地区要求大同小异,但绝不是通过考试就可以高枕无忧的,依然要认真准备。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想成为高级知识产权师,那就认真准备高级知识产权考试;想参加高级知识产权师考试,那就先通过知识产权师考试。祝各位同仁一步一个脚印,实现自己的目标。

文章来源:徐师付的知产主义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p24WqafAp1w7kul9Ftclkw


分享(1)

收藏(8)

点赞(4)

举报

评论列表

  • 第1楼
    有没有发表论文的心得😄

    2023/08/15 10:40 [来自河南省]

    收起回复 0 举报
    • 2023-08-15 10:57:36 [来自湖北省]

      回复 0 举报
    • 2023-10-29 07:54:35 [来自河南省]

      回复 0 举报
  • 第2楼
    考试通过,害得评啊。不是考60分就是高级啦,要是这水平。知识产权师就完蛋啦

    2023/08/15 22:05 [来自上海市]

    收起回复 0 举报
    • 2023-08-16 08:07:36 [来自湖北省]

      回复 0 举报
  • 第3楼
    今年57

    2023/09/14 11:25 [来自安徽省]

    收起回复 0 举报
    • 2023-09-14 13:51:45 [来自湖北省]

      回复 0 举报
    • 2023-09-14 14:08:15 [来自安徽省]

      回复 0 举报
  • 第4楼
    2020年拿了中级,看这本科报考高级的年限,得26年才能考高级,简直mmp

    2023/11/01 22:46 [来自上海市]

    0 举报
  • 第5楼
    这是大神啊,写的太好了

    2024/03/18 17:34 [来自江苏省]

    收起回复 0 举报
    • 2024-03-19 08:03:12 [来自湖北省]

      回复 0 举报
  • 第6楼
    厉害,我去年勉强通过知产中级,希望几年后考高级也有好运

    2024/03/22 10:30 [来自浙江省]

    收起回复 0 举报
    • 2024-03-22 13:35:17 [来自湖北省]

      回复 0 举报

快速回复


请输入正文
网络异常,请稍后重试
查询错误,刷新页面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