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推荐位 推荐位

开始执业了,记录下我做专代的两年时间

发布时间:2019.04.02 江苏省查看:5090 评论:22

所在城市:江苏的三四线地级市 学历:机械二本,东大在职研究生 职业目标:成立专代所,做专业的代理服务 今天看到帖子里说30岁转行专代,做得很辛苦的话题,联想到我也是30岁转行,前两天正式执业,记录下这两年的转行过程。 1.转行原因 2010年,因为本科学的三维制图UG软件,我大四在西门子工业软件(上海)有限公司实习了一年,后在上汽信息公司做UG软件服务与培训,2012年回本科所在城市,找了一家小机械厂,做很琐碎的事情,涉及测绘、出图、质检、营销、管理等等,一做做了四年,从3500一个月涨到5500,社保按最低的交,无公积金。期间买房,生孩子,读在职研究生,日子过得窘迫而平淡。2014年去读了东大的在职研究生,2015年底觉得不能再如此平凡,头脑发热去创业,和一个不靠谱的合伙人去做火锅外卖,亏了几万块钱,才安心回去上班。然后二胎出生,家里存款只有2万块钱,回去上班还被原老板百般嘲弄。 总结而言,我毕业后的几年,浑浑噩噩,在一线大城市和四线小城的换挡期间迷失了方向,进行了较多的挣扎,每时都在焦虑但找不到努力的路径,收入尴尬,横向比较,委实算是下游的。 后来整理了思路,决定必须改变,跳出原来的机械小厂事事做事事不精的模式,选择一个确定的方向,恒久努力。后来就有了三个方向,1是猎头挖的德国蔡司在南京的offer,月7千,17薪(我会用蔡司的三坐标);2是ISO9001外部审核员(通过了质量、安全、环境认证考试);3是我大学老师打算做的专代所,因为他是高校老师无法执业,他之前培养的人和他大闹一场离开,现在希望以我为中心,合作办所。 南京的工作因为工资不高离家远作罢,审核员前期收入过低也排除,因为做了四五年机械,本身也是机械专业,觉得转专利比较平滑,而且未来可以做一项事业而不是单纯打工,同时也看好专利行业的未来发展(入行后落差还蛮大的,笑),因此选择转行。 2.职业环境 我有一个本科同学2011年毕业后就在另一个城市做专代,从撰写开始,然后做自己的专代公司(无资质),算是小有成绩。在2017我转行做专利代理时,他备战末代司考并通过,现在已经做专职律师,同时专代公司也在继续运营着。所以,我从内心里觉得,我比他差了一整个阶段。 转行之初,我去向他请教,他介绍业务来源,是比例接近的三块:1.项目需求(高企等);2.保护产品(所在城市工业企业很多);3.政府地区专利数量要求(政府的创新指标)。 2018年9月去参加专利上岗培训,授课老师做过调查,同学们的甲方也普遍是盯着政府奖励政策的企业。 通过和大家的交流,有人一个月写10件左右(这是普遍水平);有人写一件实用230,发明350;还有人很多年前就可以一天写10件(汗)。 台上的授课老师,多是双证、大所,或中华专利代理人协会的资深理事,从事的工作多是涉外,翻译,无效。他们都已不再撰写(我后来看《美国专利申请撰写及审查处理策略》,得知美国还是很重视撰写的)。 那时,对这个行业的28法则有比较深的认识,这就是一个典型的金字塔结构嘛,底层的撰写一两百一件,顶层的做一个无效3万+。 而具体到我所在的城市,这两年来,10-20%是保护产品,80%是高企专利数量要求。 所以,虽然收入有保障,但其实不踏实。 3.成长路径 我所在城市我了解的的通过专代考试的,每年都是个位数,2017年,还没有一家本土的专代所,2018年才成立第一家。有证或无证的一般是去分所的南京总部学习三四个月。我个人是我老师帮我找了个比较资深的导师,每次写完发给他,给出修改意见。另外就是思博和智慧芽的自学,报的专利撰写网络班,也参加了江苏省知识产权局组织的各类线下培训。 2017年初,每个月4件;2018年,每个月6-10件;现在,每个月15-20件。 4.现实与目标 转行后,我的收入从原来的5500,到六千到七八千;再到现在的一两万。 虽然不成功,水平也一般,但我对自己有要求: 1)不拖进度,我有过通宵写专利,不写出,不吃晚饭。 2)对待交底的专利,都做到原理清楚才动笔,独权和从权认真布局。联系专利权纠纷案件,尝试变换撰写风格,如一种XXXX,包括: A,所述Axxx; B,所述Bxxx; C …… 3)运用自身机械知识和三维制图水平,多出立体图,多扩充保护范围 当然,我也时常有惰性,间歇性要给自己打鸡血。 未来走正规代理路径,道阻且长,肯定也挣的是辛苦钱,收入也不会多可观,但我喜欢搞技术的这种踏实感觉。 希望几年后我再发帖时,我已经会做无效,已经通过律师从业资格考试,已经帮助客户维权成功,已经有一个稳定的有一定规模的专利团队。 与各位共勉。


分享

收藏(2)

点赞

举报

评论列表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