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推荐位 推荐位

胡说“煎饼经济学”与专利代理费的涨价

发布时间:2018.02.13 北京市查看:1559 评论:4

本帖最后由 qinghehan 于 2018-2-13 23:58 编辑

我出生那年,买煎饼应该还要用粮票;中国专利法实施,专利代理费多少不清楚。

小学时,校门口的煎饼摊是我的最爱,一个5毛;专利什么的只在课文里提到过;

大学时,打完球在上海国权路上,把两个杂粮煎饼绑在一起啃下去,一个1.8元;专利代理人是份很崇高的职业,实验室上一年毕业的师姐已经有了大家很羡慕的月收入啦;

又过了十年,我走过中关村“黄太吉”的门前,啃着边上小摊6块的煎饼;手机群里的同行又在说,专利代理费已经十年没涨啦。
哦,十年貌似少了;隐古说,应该有十五年没涨了。

准确说应该是,专利代理费的整体水平,十五年没涨了。

煎饼的价格涨了,但是煎饼的成本——鸡蛋、面粉价格,近二十年是平稳的(文后有数据),但是店面、人力涨了,所以大家觉得他涨的有理。

专利代理的价格没涨,但是代理最大的人力成本涨了,所以大家觉得他不涨绝对没有道理。

那么是不是可以对比煎饼与专利代理的不同点,找到价格变动的原因呢?未必,但我还是接着对比了下去。

首次,煎饼和专利撰写都是产品,都是操作人员具备一定的技能后付出了一定时间、按照一定的工序,完成了的产品。

但是,首先需求强度不一样,也许不吃煎饼就要饿肚子,也许肉夹馍什么的瞧不上,就好这一口呢?而专利撰写呢?呵呵,不写还能省一笔钱呢。所以,虽然煎饼和专利撰写都是供方驱动的,但是煎饼的需求显然更迫切,因此作为乙方的煎饼摊反而对甲方有更高的定价权,“10块的煎饼吃不吃?不吃走”;而同样是乙方的代理所,“这个价格不能再低了,呵呵”。

其次,是产品的标准化。煎饼是更容易标准化的产品。材料、工序,基本上是一定的。而且就在消费者眼皮子底下做,质量是可控的,关键消费者可以比煎饼小哥更懂行,“酱多一点,辣椒少一点,背面要涂匀,不要应付;香菜不要放,葱花少许,榨菜可以有;薄脆一定要现炸的,平均分成三段;用牛皮纸夹起,不要包住也不要塑料袋,否则影响口感,谢谢”。但是,专利就不一样了,没有人能盯着代理人的电脑看,就算盯着看也只觉得是把自己的技术方案写清楚了,不知道写的好还是坏,也没有人站出来给出统一的标准到底什么样叫写的好。

最要命的在于,煎饼做好,你会迫不及待的一口咬下去,让薄脆在唇与齿间碰撞,释放清脆而油腻的口感;让酱香与葱香在舌尖混合,用味蕾去划分甜与咸的层次感。很不幸,专利写好了,除了白纸黑字的几页纸,就什么也没有了。代理人说,它是一件艺术品;但是你绝对不会油然而生地翘出大拇指,用扭曲而狰狞的面部表情,迸发出亦或是夹杂着唾液淀粉酶味道的“好诗”二字。代理人说,它的保护范围意味着一个市场;但是你绝对会一懵逼的盘算着花“大价钱”写的东西,貌似自己也可以依葫芦画瓢写上十个八个。

这还不是最坏的结果。专利代理的检验标准,很可能就抑制了客户的“纠错性运动”。很明显,如果你这家的煎饼偷工减料了,不好吃,我一定不会来下次了。但是只要在你家写的专利授了权,我可能就把他糊起来挂墙上,也许永远没有“咬下去”的机会。那么,也就不知道是不是应该找一家“更好吃”的代理所去写下一个案子了…

并且,客户是分级的,也是具有先入为主的意识的。虽然煎饼有5块钱的小摊,有10块钱的快餐,还有30块的黄太吉的客户分级,但是很明显像百科君这样的穷逼,基本上是不会考虑黄太吉的;而吃惯了黄太吉的白领,也未必会光顾5块钱的小摊。虽然这是一种消费习惯问题,但是却有一种潜意识在这里,那就是“我要的煎饼就是5块钱的就可以了”或者“煎饼就得吃30的,其他的没法吃”。所以不难想象,纠错性运动的丧失,更容易导致已分级的客户会继续保持现有消费水平。

所以这样的直接后果就是专利代理的费用一旦涨价,客户就会考虑流向原来价位的代理所,就算这家便宜的代理所的“煎饼不好吃”,但恐怕客户是没有尝的机会了,所以他就会心安理得继续吃着这个价位的煎饼了。

那么代理行业统一涨一下代理费行不行?首先,去年就公布北京市代理人成本,但是显然各个代理所还是没有多少动静。其次,这个沿用了十多年的代理费用是怎么来的,需不需要研究一下呢。很明显,早年成立的贸促会、港专、柳沈,如今依然伫立在神坛,他们涉外业务之多,就连后起之秀集佳也比不上。不难想象,三十年前专利法给了专利代理人这个饭碗,而把这个饭碗填满的,一定是国外申请人。所以专利代理行业最初或者早二十、十几年的定价,是这些“歪果仁”定的。

问题来了,涉外专利的定价是怎么影响整个专利代理行业的定价的呢个?很明显涉外的代理费一定是要高于国内案子的代理费的。但是,难道会是涉外代理费涨而国内案子代理费不涨么?一定不是的。因为国外申请人会干一件事,就是控制成本。

举一个另一个行业的栗子,CRO,就是化学药物研发的外包行业。这个行业的雇主和专利代理行业涉外雇主的一部分是重合的,即国外大药企。国外大药企会按照人头给予CRO企业全职外包人员的费用,很不幸这个费用也已经十五年没涨了,反而在降。因为对于外企来说,他需要考虑外包的成本,如果中国的CRO要涨价,那他就去印度继续找CRO好了。同理如果一家中国涉外代理机构涨了价,要是我就换一家喽。所以谁敢涨价?因此,涉外与涉内一个是山顶一个是山腰,顶未曾更高,腰何故“腰间盘突出”呢?天花板已经设定了,想涨价恐怕不会那么容易。

当然,在过去的十五年中,还应该看到的是,这个行业的人更拥挤了。拥挤只是表象,因为在“拿量变换质变”的背景下,专利申请的成本、门槛在降低,庞大的申请需要反推着更多代理人的进入。但是申请人并没有准备好拿出与申请量增长所配套的预算,支付给代理机构。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想要“小而美”是不现实。在申请人控制代理成本的前提下,在申请人掌握着议价权的事实下,涨代理费成了遥不可及的了。

所以认清这个现实的代理所,都搞“节流”去了。要么把撰写基地放在人力成本更低的城市,降低消化成本;要么用互联网的浪潮,降低获客成本;再或者,把流程标准化降低中间成本。如果还要接着吵吵代理费不涨的,坐等公平降临的,估计就真的要挨饿了。

其实写完这个文章,百科君真的觉得煎饼摊是个大学问。比如,还是卖着5块的煎饼,可是夹上5毛的辣条,就能卖10块了!所以那群爱吃辣条又愿意付钱的人,就是煎饼界的大客户啦!那么专利代理界的辣条又在何方呢?



更多文章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百科君的IP杂谈”



分享

收藏

点赞

举报

评论列表

  • 第1楼
    一言概之,就是煎饼涨价了专利代理费也不会涨价

    2018/02/14 18:08 [来自北京市]

    0 举报
  • 第2楼
    本帖最后由 白龙马备用号 于 2018-2-19 22:09 编辑

    为啥煎饼涨价代理费不涨?

    一、代理行业走过了一个幼稚到成熟的阶段,而煎饼行业早成熟了,熟透了

    因为以前行业行政垄断更严重,行业规模小、人数少,以前代理费里面水分太多,以前贵是因为卖缺;
    另外,考虑到以前的申请量小,其实代理业综合利润并不高。
    现在降价,主要是大量代理人、黑代涌入这个市场,竞争加大,代理所要打价格战,把水挤出去不少---现在相当于是降价了;
    而且现在的申请人经常成批申请,一个发明就搞好多个申请,这样平均每个专利在技术理解、撰写等方面的工作量就大大降低了,所以降价降得起。

    煎饼会随原材料涨、人力涨,是因为一直以来的煎饼价格里面水分就不多,这种低端行业早就把利润做的很低了,没降价空间。随着CPI上升、通胀加大,自然涨价。

    二、有垃圾专利,没有垃圾煎饼。专利有的是不能用的,但煎饼没有不能吃的。
    另外,泡沫化申请、非正常申请等模式出现,也大大拉低了平均代理成本。
    而煎饼不可能有泡沫煎饼,不能吃的煎饼摊出来是要赔死小贩的。

    2018/02/16 16:25 [来自未知属地]

    0 举报
  • 第3楼
    说了半天,其实就是15年以前的代理费水分高,现在在挤水分。另外客户看不出各所之间的差异,所以没法提价。
    另外,专利的原本被改变也是代理费不能象煎饼一样涨价的原因。

    2018/02/18 22:47 [来自广东省]

    0 举报
  • 第4楼
    残酷的现实呀。

    2018/02/19 19:52 [来自未知属地]

    0 举报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