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5.02 浙江省查看:1266 评论:3
为规避侵权而被迫创新
因为有用户的产品需求存在,有人们对便捷生活向往的存在,我认为即使没有知识产权制度,企业也会创新。但这种创新的程度不会很深入,因为可以模仿抄袭别人成熟的方案,最终就变成成本控制大战,同样的方案看谁的便宜。
实际上在企业内部,研发人员在设计一款产品的时候,首先是只要满足使用功能就可以,这样设计出来的产品可能成本高昂。于是便开始进行成本控制,简化设计。
那么为了解决一个技术问题,其最简化的技术方案往往如数学中的极限一般趋于一个方向一个点,最终造成的就是多数企业的技术方案趋于雷同。
既然技术方案大家都一样,那么变开始进行成本控制的比拼,选用更便宜的材料,将尺寸做的更薄,工艺流程上节约步骤,人力物力能源各方面成本的缩减比拼。
当然,上面这些工作也并非不属于创新,但是我们很容易看出来,这些创新跟知识产权没有什么关系。这些创新的程度也比较浅显,从产品的角度来说。
这就是为什么企业内部知识产权部门不受研发待见的原因。研发人员认为自己的创新工作并非由知识产权部分的驱动(当然不是完全驱动,我说了,为了解决用户需求,研发也要创新。)而知识产权部门天天标榜自己与创新的关系,哪个研发也难以认同,只是嘴巴上不说罢了。
如果说知识产权真的促进研发创新了,那就是为了规避侵权而做的被迫创新。这不难理解,因为知识产权制度的存在,不允许你使用别人具有专利权的方案(我们在谈创新的时候,基本就是专利的范畴)。于是研发人员不得不改变自己的原有设计,内心还抱怨着什么知识产权制度,事情真多。
制度就是不让人舒服,这是没办法的,被迫创新也是创新。因为知识产权制度,我们看到了更多不一样的产品,生活变得丰富起来。
但《专利法》第一条里写的“为了鼓励创新”,难道就是这么个鼓励法?
主动创新关键在于激励制度与审核机制
作为知产人,我们期盼着知识产权制度能够主动激励创新产生。
专利法里写的明明白白的激励机制,有多少企业真的发挥出它的价值呢?
我们来看看现实中,激励机制是这样用的:知产人员求着研发人员写专利,王工,写个交底书吧,授权了之后公司有奖励,500一个!
又或者给研发人员布置了专利申请量指标,仗着审查放水,稀里糊涂获得专利授权,年底的时候统计一下数量,知产部门向公司申请一笔费用发到研发头上,算是专利申请奖励。
这样去运用激励制度,能激励出好的创新吗?
1件好专利顶100件垃圾专利。
1个真正好的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值得50000块的激励金。
如果把50000块拆成100份,发到100件垃圾专利身上,就导致了现状。
激励制度的灵魂,是重赏之下才有勇夫。
企业老板或知识产权管理者要具有慧眼,能审核出好的技术方案。
也要有资金支配的权利,能决定给哪个方案多一些激励金额,给哪个方案少一些激励金额,哪些方案一分钱都不给,也不予申请专利。
不必担心这个资金分配的权利会滋生腐败,因为大家都是做研发做技术的,看的出来哪个方案技术含量高,创新程度高,哪个方案是人情面子。倘若具有资金分配权的人不希望在研发中信誉扫地,他就不会胡乱分配。
结语
我们都期盼知识产权能真正激励到创新。
希望看到研发人员的部分突破性的创新,是因为知识产权的制度的激励而产生。
也希望看到这样突破性的创新被优厚的回报。
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运用知识产权激励制度,积累了越来越多优质的无形资产。
看到我们的社会因知识产权制度而大步前进。
我的公众号链接:知识产权激励创新了吗
评论列表
快速回复
安秋anqiu
大版主
主题:96 回帖:1212 积分:5663
拿下专代-改变三代
2022/05/02 18:17 [来自湖北省]
0 举报t_3771_act8e4
2022/05/04 07:39 [来自辽宁省]
0 举报windowsfish
我们的专利法“鼓励创新”更多的是行政行为,却让企业买单,但是却不给企业回报环境,所以感觉很别扭。。。
2022/05/05 10:08 [来自山东省]
0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