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推荐位 推荐位

辩论中常用的逻辑学和哲学概念(二.1):可证伪性 ---数学有可证伪性

发布时间:2018.04.10 北京市查看:5089 评论:1

本帖最后由 白龙马备用号 于 2018-4-10 20:42 编辑

辩论中常用的逻辑学和哲学概念(二.1):可证伪性 ---数学有可证伪性

一、命题:数学是有可证伪性的---白龙马。
即,数学可以被证伪,数学里面的命题,基本上都是全称命题,只要在定义空间找出一个元素,不符合命题,就可以推翻命题,就可以证伪。
类似的,逻辑学也能被证伪。
比方说:
1、勾股定理,可以证伪的。如果你找出一个直角三角形,测量之后发现不符合这个公式,这就证伪了。
哥德巴赫猜想,也一样。
2、三段论,可以证伪。如果你举出一个“由三段论推出的命题是错的”的例子,就证伪了。
……
但术语的定义没法证伪:“自然数”这个词定义为“大于0的整数”,这个术语(的定义),无所谓对错。
不光是数学的术语,任何学科的术语都不能证伪。
可证伪性是“命题”的属性,命题在语法结构上不应该是一个词(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而应该是一句话。术语仅仅是一个词。

二、为什么现有理论认为数学没有可证伪性?他们错在哪?
网上很多帖子说数学没有可证伪性,并分析原因,例如: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807933
这个网页我看了,不能对抗我的“数学可证伪”论。
(这类网页此前我看了一些---2016年我批triz的时候,都是一知半解的表述)
但我也懒得具体去点评他们了,大致看一下就知道,他们那说法都在打擦边球,玩文字游戏。他们共同的错误在于:

1、他们把数学看成了一个纯虚的东西
我们搞专利的人明白一个道理是:抽象不等于虚拟,数学只是抽象,比方说相对于物理。

其实,再抽象的东西,都有其实实在在、清清楚楚的含义,都有对错之分,有判断标准的;
其实物理的建模,也是对实际问题的抽象和简化,而数学则是进一步的抽象和简化。
比方说,虚数可以不对应实轴的元素(实轴的元素---表示空间长度),但可以表示180度角的相移,在这个概念下,关于虚数的命题也有了实际的概念。

2、他们认为纯虚的东西无所谓对错

其实,就算是纯虚拟的东西,就算没用客观世界的对应,都有对错之分,
就算一个数学命题在现实中找不到对应,至少在其数学定义的空间是有对应的,也可以判断对错。
因为“对错”并非只是客观实在的属性,也可以是一个体系“虚到虚”的过程的属性
比方说,下棋的输赢,一个棋法的好坏,这些都是可以有明确的判断和优化方向的

既然数学有所谓对错,那么就可以证伪。

这个网页里面,层主“黄宝臣”的思路在那里是最不坏的:如果循着他的思路下去,可能能上道。

三、发帖背景说明:
A、“可证伪性”概念是扫荡伪科学的有力武器,但反方会拿出“数学不具备可证伪性”来反驳“不可证伪的命题是伪科学”---波普尔的证伪主义。
这个概念似是而非,我也一度被唬住了。

上网去搜:“数学为什么不具备可证伪性”、“数学没有可证伪性”、“数学 可证伪性”……
但结果中找不到靠谱的答案,没有说得通的、清晰明确的回答,但大家都这么说,我就一直迷糊着,这个问题一直没有结果。
后来我想通了,数学其实是有可证伪性的。
这事情,其实只要用前述的几个简单例子,就能说的清清楚楚,就能看出“数学是可以证伪的”。

为啥那么多人,好像还包括一些名人认为“数学没有可证伪性”呢,
是因为:
    1、大家其实没有认识到,可证伪性不等于能够找到“一只黑天鹅”这样的很实在的证据。
而且,哲学&数学,这么讨厌的两样东西,直接把99.9%的人拒之门外,所以它失去了被检验的机会。

    2、而且,大量的伪科学粉丝(宗教、巫医、中医、气功、国学),会大量的发表、转帖这种伪概念,
这是他们的理论武器,所以把这个简单概念搞的乌烟瘴气。

B、这是主要发生在2016年1、2月(大概)期间,那段时间我正兴趣盎然地倒triz。
(最近发《逻辑&哲学》系列,又谈到可证伪性,又谈到数学的可证伪性,所以单开一贴说说。)

http://bbs.mysipo.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129654&pid=1215879&fromuid=1881
白龙马 13#   楼主| 发表于 2016-2-5 12:57:23 | 只看该作者
   InnoPatman 发表于 2016-2-5 10:59科学和非科学并没有直接界限,无法透过可证伪性检验的知识可分辨是否科学,无法通过不代表是伪科学。
   否则,如果你认同可证伪法并作为检验科学的唯一方法,那么同样的,数学公理和定理同样无法通过可证伪性的检验,代表你认为数学是伪科学?
-----关于“数学不能证伪”的说法已经被t粉滥用了。无非是看见个救命稻草,就不加分辨地奉为圭臬。
现在我给你们正本清源吧:
1、用于描述、预测(推测)客观世界的数学,本质上是一种物理,是可以证伪的。
比方说知道了一个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可以算出斜边---这当然可以证伪了。
2、数学中的定义,本身并不是一个命题,谈不上对错。比方说:无理数(的定义)。谈不上证伪不证伪
3、作为一种虚拟概念的陈述,若不跟物理实在对应,则谈不上证伪。
因为证伪是“以事实验理论”。
比方说,李曼几何的概念就不能在欧式几何对应的客观世界证伪。
但如果把它映射到客观世界,也可以证伪。复数若映射到复平面(对应客观世界的直角坐标平面),其理论也能证伪。
综上,其实不是“数学不能证伪”,而是“笼统的说‘数学’,谈不上证伪不证伪”



分享

收藏

点赞

举报

评论列表

  • 第1楼
    本帖最后由 白龙马备用号 于 2018-4-11 11:53 编辑

    @lsq73495:
    黄宝臣评述里面提到了数学不完备定理,其中,哥德尔第一不完备性定理:任意一个包含一阶谓词逻辑与初等数论的形式系统,都存在一个命题,它在这个系统中既不能被证明也不能被否定。(定理里面提到不能被证明也不能被证否的这种处于证明与证伪的中间状态)
    (知乎帖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554287,里面提到了大概一百年以前写的书《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


    ---我去搜了一下哥德尔的不完备性定理,
    《不完备性定理说明了什么?》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 ... 280284b56c9fbf.html
    《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https://baike.baidu.com/item/%E5 ... /4116640?fr=aladdin
    《如何简单清晰地解释哥德尔不完备定理?》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528796
    《如何理解数学的不可证伪性?》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807933

    都是一些粗浅的解释(当然我也没打算把这事搞的太深),都是内行给外行打的比方,
    是数学专业的人努力给普通人作的解释,但都是擦边球。

    看后的总结如下:

    1、这些文里面提到的“不完备性定理”很抽象
    它到底指什么意思,这个需要核实,才能判断数学的“可证伪性”如何。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528796
    说完了哥德尔,接下来说说什么是不完全性。大多数人的理解就是“存在不可证的真命题’,但其实不完全性是一个十分专业的逻辑学概念,不是简单几个字就能说清的。

    2、黄的文提到了“不完备性定理”,但并没有直接说这就是充分条件,没说由此可以推出“数学不可证伪”。
    他甚至不确认“数学没有自洽性”,所以不能说,他认为由该定理可推知“数学不可证伪”。
    然后是罗素发现了著名的集合悖论、哥德尔发现了他的数学不完备定理。 数学的本开始又被更加深刻地质疑,这又被称为数学的第三次危机(前两次非别为无理数的诞生和微积分中的悖论)。我们现在发现,数学在结构上可能都无法得到自洽,数学的实在性更加被质疑,似乎数学在这种结构上的真实性都难以站得住脚了。(
    作者:黄宝臣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807933/answer/2889894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搜“数学 不可证伪 不完备”,没有发现有人给出这种论述---把不完备性定理作为“数学不可证伪”的充分条件。
    唯一搜到的相关内容,就是黄的这段表述

    3、几乎所有论述“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的文,都用“说谎者悖论”(或理发师悖论、“自指”悖论)来试图给这定理作注脚,作比喻,
    但是,这悖论其实可以从数学里面排除,它本身是自相矛盾的,或者说,它就是一个伪命题,
    这种悖论的存在,不证明数学是不完备的。否则,任何学科都可以构造这样的悖论,都成了不可证伪的了,这显然荒谬。

    自相矛盾可以分成两种,有空间上的自相矛盾:例如前半句跟后半句矛盾;
    也可以有时间上的自相矛盾:在这一层推导中正确,在下一层推导中错误。
    说谎者悖论就是后者,时间上的自相矛盾。

    数学里面还包括很多范畴,那些不可证伪的部分,是不是就是这种自相矛盾的东西?
    如果是,那么可以把这部分剔除。

    4、欧几里得第五公设的不可判定问题,那是因为未赋予足够丰富的信息,
    如果放到黎曼几何里,放到曲面上,就给出了答案。

    这个例子我并没有理解很到位,但我认为:
    当一个命题没有给出足够的判断信息,就无所谓真假,就是伪科学,无论它打着什么旗号,无论它是不是以数学命题的形式出现。
    比方说,屋里有甲乙丙3个人,打**门后,发现丙被杀了,那么,“甲是凶手”这个命题,就是无法判断真伪的,表现为数学模式,就是A=Murder。

    形式数学因为脱离了客观实际,所以很容易对应不同的客观实际,就像同时在描述两个平行世界,就像一个命题在欧式几何和黎曼几何中对错会改变。
    那么,这种命题的不可证伪,本质上是因为条件不充分,如果给足了条件,就可以证伪了。

    2018/04/11 10:42 [来自北京市]

    0 举报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