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推荐位 推荐位

取消补贴后的代理行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1.02.02 河南省查看:5754 评论:20

论坛里多数的声音,是高新还在,所以需求还在,所以没啥影响。我有些想法。
高新还在,说明需求还在;取消补贴,说明量会减少。这是基本经济学原理,对于理性经济人,白给的东西肯定所有理性经济人都去无限获取,每多收一分钱(也即成本每增加一点),要么会有一部分人理性经济人不去获取,要么还是同样数量的人但每人获取的量会少,或者两者都有,总之,获取的总数必然会减少。这就达到国知局的目的了。既然总量必然少了,在保持代理费不变的前提下,总代理人的总收入必然也会减少,也即人数不变但**变小了,这是国知局打破纳什均衡的第一行为,相应的就会有代理人对这种打破行为作出反馈,重新建立纳什均衡状态。其中一种反馈情况,就会是主动退出行业。可能你本来就想着回老家开个奶茶店,但是又考虑到当个代理人每个月也有八千块钱的收入,又有点犹豫,而这个政策带来的效果,可能导致你的收入从八千变成了七千五,别看这区区500块钱,可能就是你决定退出行业的最后一根稻草。也就是说,这种政策,会劝退一些犹豫的人,但这也不能说是坏事,因为人家干别的行业,可能发展更好,挣的更多。


对于依然留下的人,**变小,人也减少,似乎比例上没有变化,但别忘了国知局定的代理人增加目标和分数线的下降,这是国知局打破纳什均衡的第二行为。留下和新入的代理人,为了建立新的平衡,必然要走向提高代理行业总收费道路,以保障人均收益达到打破前的状态。


这里所述提高代理行业总收费,当然就是八仙过海了,可以是直接的单件价格提升(也好理解,有经验的代理人总数减少,资深代理人价格就会升高,这是市场规律,当然,可能增加的并不高),也可以是单件价格不变但总数提升(多篇挖掘、代理所对企业的“忽悠”、企业知识产权意识的主动提升等),这一套重新建立平衡的操作下来,可想整体专利质量,肯定比降补贴前要提升的,具体提升多少,还有待考虑。

总之,社会经济系统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一个小小的规则改变,可能就会带来巨大的差异,只要方向是对的,就没问题。取消补贴,这个方向是没问题的,所以,行业就没问题。但是,对于食物链顶端的代理所老板,可能赚快钱暴富的路要断了。

标签: 代理行业


分享(8)

收藏(11)

点赞(2)

举报

评论列表

  • 第1楼

    2021/02/02 11:39 [来自福建省]

    0 举报
  • 第2楼
    可以从总需求和总供给出发,探讨各个因素的影响导致的均衡点移动(ad=as),最终的均衡肯定是整体的均衡,绝非某个个体的均衡。理性的人考虑边际量,现在应该已经过了边际效益递减的位置了,而果汁局的政策,是一个有型的巨手,各个代理人、机构、企业的小心思则像是无形的巨手,一边是ad,一边是as,至于何去何从我想肯定是朝着对整体有利的方向,但是对于大部分个体,无论是企业机构还是代理人,或许是不利的

    2021/02/02 12:59 [来自未知属地]

    0 举报
  • 第3楼
    个人理解,取消补贴能够推动真正有需求的企业或个人申请专利,一些靠补贴申报专利将会减少,所以利于行业的整体健康发展

    2021/02/02 13:00 [来自山东省]

    0 举报
  • 第4楼
    同意楼上,没有补贴的推动,还能申请的专利才是真正的在保护技术

    2021/02/02 14:05 [来自山西省]

    0 举报
  • 第5楼
    轻松挣快钱的途径被斩断后,假设轻松挣快钱的人为理性经济人,当挣同样1000块的钱需要多付出好几倍的成本时,理性经济人要么选择退出,要么选择开拓挣快钱的新途径,比如现在政策鼓励专利转化和实施,地方政府会不会将来出一系列专利转换和实施补贴政策还很难说。                                                                                                         
       但是专利行业,非理性经济人(也就是具有行业情怀的人)还是有一批的,这批非理性经济人面对政策和行业的变动,留下来可能性大于理性经济人。                                                                                                        
        然而,作为理工科就业收容所(中转站),未来专利行业每年进进出出的人依然会很多,人员迭代的速度依然很快。

    2021/02/02 14:20 [来自陕西省]

    0 举报
  • 第6楼
    本帖最后由 逸天凌风 于 2021-2-2 14:27 编辑

    我觉得在中国这个劳动力过剩的大国,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客户总量减少,代理人总量过剩,为了活下去,一些所为了熬死同行会不断下调单价,毕竟客户不懂专利,货比三家之后容易因为所谓“性价比”选择低单价的所,上调单价的所即使水平足够但由于本身知名度不足或不偏向于业务,直接进入寒冬饿死;
    -----------------------------------------------------------------------------------------
    消减补贴对那些本身资金不足的初创企业其实更为致命,在产品还未投入市场盈利之前,他们可能不太在意高新的税减,完全在靠补贴循环输出新的专利,消减补贴可能是压死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2021/02/02 14:25 [来自上海市]

    0 举报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