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推荐位 推荐位

针对模块未公开电路图的审查如何答复,或撰写过程中如何避免

发布时间:2025.01.07 江苏省查看:599 评论:6

如题审查截图.png

附件:


分享

收藏

点赞

举报

评论列表

  • 第1楼
    没看到具体专利说明书不太好判断,不过说明书是否公开充分取决于利用说明书记载的技术方案能否实现所描述的技术效果,这篇专利的技术效果如果确实是依靠其中一个或几个模块的具体电路结构改进所实现的,那的确应当在撰写过程中写明这些对创造性有贡献的模块内部结构。这种情况下补充电路图大概率算超范围,如果优先权还在的话可以重新提一篇,要求部分优先权,新案要把实现发明效果的电路结构写全。
    不过如果这篇专利的发明点不在于模块的电路结构,那你也可以尝试在答复过程中陈述意见,说明这些模块都是现有的,本专利改进点在于增加/减少了模块,或者改进了模块间的连接关系,而与各具体各个模块的电路无关。
    当然,最好提前与审查员电话联系确定后续处理策略。

    2025/01/07 17:07 [来自北京市]

    0 举报
  • 第2楼
    真对撰写过程中如何避免

    不写这种模块类申请

    2025/01/08 10:06 [来自山东省]

    0 举报
  • 第3楼
    "另外,发明人在交底中撰写的背景技术范围往往也过大,没有针对发明点阐述,而只泛泛而谈通用性的东西。这种情况不仅常见于发明人交底书中,也常见于新手代理人撰写上。这种情况在实务中是很常见的。笔者发现实践中很多被下26.3的审查意见,归根到底就是因为背景技术写的太泛泛,没能体现真正的发明点和真正要解决技术问题,致使权1的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声称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无法对应。因而使审查员认为权1技术方案中缺少能够解决背景技术声称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的技术特征,从而下发26.3的审查意见。实际上这些被审查员认为缺少的特征,往往都是公知常识。只要在撰写背景技术的时候避免把技术问题写的太泛泛,而是将技术问题与权1要解决的问题对应,即可以避免审查员的这种认知,进而避免被下发26.3的审查意见。"
    节选自“https://bbs.mysipo.com/thread-1156011-1-1.html”,希望对你有帮助

    2025/01/08 10:27 [来自上海市]

    0 举报
  • 第4楼
    重写

    2025/01/08 18:44 [来自广东省]

    0 举报
  • 第5楼
    估计是新创性太低,而且是堆砌的技术,就给你来个26.3

    2025/01/09 08:39 [来自广东省]

    0 举报
  • 第6楼
    像这种非明显现有技术且名称高度抽象的模块,申请实用希望都渺茫,因为第一印象就需要程序改进

    2025/01/09 09:09 [来自重庆市]

    0 举报

快速回复

头像

皖东不良人

[4]思博县县长

[江苏省]

主题:2 回帖:11 积分: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