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推荐位 推荐位

2016年我的专代成绩是专利法120,相关法95,实务137,也希望看贴的你能勤学苦练,努力考高分,多来论坛发帖,再创佳绩

发布时间:2017.02.08 江苏省查看:8284 评论:42

本帖最后由 siceng 于 2017-2-23 20:07 编辑

专利法:120,相关法:95,实务:137
不断地学习是因为不知道未来的方向在哪里
1、复习用书——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杨敏锋的《专利法应试宝典》和《相关法应试宝典》。
2、复习总体安排——科学的计划是成功的核心
因为是在校学生,所以我的复习时间相对充裕,基本上是从5月份开始的。
(1)复习顺序:专利法——实务——相关法
之所以按照这样的顺序,是我深思熟虑定下的。从分值来看,专利法和实务是150分,相关法是100分,当然从大头搞起。注意:即使我没有考过司法考试,也会按照这个顺序!专利法在实务前面复习很好理解,因为实务的基本知识都在专利法复习过程中接触过了,尤其是“专利权授予的实质性条件”一章,必须要在专利法复习过程中打下较好的基础。
(2)专利法
资料:《专利法应试宝典》
何越锋的音频讲义,10年、11年和12年的。
建议各听两遍,12年的重点在“专利权的实施与保护”,也是专利法中的第二大重点,10年和11年侧重在“授予专利权的程序”,是第一大考点,这两块集中了大部分的分数,必须高质量拿下!音频讲义思博上都有,可以去好好找找。
我先用一个月的时间把上面的音频听了两遍,对于专利法心中大概就有了认识,然后利用了一个半月把《专利法应试宝典》过了一遍。
(3)实务
资料:祈建伟2014年上海实务培训班的音频和讲义
      耗子旅鼠的讲义,这是他自己总结的,里面有固定套路,用来看看很不错。
实务刚开始复习会感到一头雾水,不知从何下手,确实如此。这里建议找到祈建伟2014年上海实务培训班的音频和讲义,他是先讲重点法条,然后讲了几年的典型真题,这个时候,你一定要先多听几遍他讲的法条部分,把重点法条的含义理解深刻。真题一定不要急着去做,更不能不做直接去听。正确的方式应该是对前面法条的含义理解的差不多了,他是从07年无效题开始讲的,你就先去自己做一下真题,不要看答案,零基础肯定会觉得这是什么呀?一点不会,没有关系,这个时候勿必冷静,看懂题目后,你再去听祈老师的音频,就能大概明白了。以此类推,基本是听了三年题目之后,第四个开始,你就知道怎么写了,特别是有关新颖性、创造性、单一性、清楚支持、公开充分等经常喜欢考的内容,熟能生巧。
这里要注意,他里面会讲解2010年真题“豆浆机”,听了这一年的,我相信你对给交底材料撰写权利要求书就心中有数了,可以告诉你的是,套路固定。在做真题的过程中,你会发现有的年份技术方案很复杂,不要紧张,难一般就难在单一性的判断,即要不要分案,还有就是要不要概括,如何概括的问题。这两个大问题你去听他的真题讲解就会明白。
需要强调的是,技术方案你可以不是很理解,但一定要按老师的正确思路进行答题,只要你按照他的思路答题,离正确答案就不会太远,不会犯方向性的错误。比如14年的“卡扣”,相信做过的人都会觉得有一定难度,但是整个题目的思路按照祈老师的来一定是一气呵成的,最终要出问题也就是撰写技术方案概括的可能不是很好,但是要不要概括、哪些进行概括、是否分案等方向性的问题,应该就不会错,相信过没有任何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要反复循环,按照听课——看书——做题的顺序,不断重复,我的实务是从06年做到15年,每年五遍。我为每一个循环定了一个主题,依次是:初次体验——小试牛刀——解疑释惑——固强补弱——挖潜掘能。其中的意思大家应当明白。或许你没有这么多时间,但是也要尽量地去重复。
刚才说的整个过程,时间在两个月内完成,这两个月内每天至少要花一个小时第二遍过《专利法应试宝典》。
(4)相关法
资料:《相关法应试宝典》
有时间可以去找杨敏锋的音频听,没时间直接过宝典,反复过,通过几遍是几遍。从今年试题看,相关法难度依旧较低,基本是法条原文,理解性的不是很多。
3、实务考试过程
后来说一下我实务考试的整个过程吧!
可以确定的是,15年实务前两大无效题,有相当的一定难度,一开始做的时候我就感觉很不顺,特别当你不在读题的时候,身边的键盘已经响起,这个时候一定要稳住啊!按照往年的无效题找错的一般经验,权1一定是没有新颖性的,可是今年这个题权1应该是有的,我是这么认为的,这就很反常了,因为这违背了好几年的考试规律,另外对于新颖性的判断也很有迷惑性。我一开始对比的时候,发现权1多了一个技术特征,壶嘴,所以就直接认定有新颖性,可是对于技术人员撰写的无效宣告请求书中提到的将两个实施例结合评价新颖性感到困惑,不是很明白,可总感觉这样是不对的。在最后写完第四题的时候,我反回来再思考的时候,想起来新颖性最重要的原则是单独对比,而单独对比的基本单元是技术方案,所以将两个实施例结合应该是不符合单独对比原则的,把这一点补充了进去,当时觉得肯定可以拿分。
今年的茶壶,技术方案总体确实不难,难在搅拌部的构造上,还是有一些奇怪的,不是很好理解吧,这个时候需要一定题感了。这决定了创造性判断的成败,最后,判断出权1、权2均无创造性,又是十分反常,心里直打鼓,没有把握,可以当时分析出来就是这样。
总而言之,第一、第二大题会给考试的人一个下马威,让人觉得前面做的很挡手,一点也不顺畅!



分享

收藏(17)

点赞(1)

举报

评论列表

  • 第1楼
    厉害了,楼主

    2017/02/08 17:10 [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

    0 举报
  • 第2楼

    可以关注我的微博,以后会在里面分享更多经验和资料

    2017/02/08 17:13 [来自江苏省]

    0 举报
  • 第3楼
    超赞啊,学习的榜样

    2017/02/08 17:17 [来自北京市]

    0 举报
  • 第4楼
    shuiziqi2008 发表于 2017-2-8 17:17
    超赞啊,学习的榜样

    可以关注我的新浪微博“从越军门”,以后会在里面分享更多经验和资料哦

    2017/02/08 17:22 [来自江苏省]

    0 举报
  • 第5楼
    真可以。 是我看3天书过专代 牛,还是你137牛

    2017/02/08 17:43 [来自浙江省]

    0 举报
  • 第6楼
    qq344743573 发表于 2017-2-8 17:43
    真可以。 是我看3天书过专代 牛,还是你137牛

    当然你比较厉害啊!毕竟过了才是硬道理啊!

    2017/02/08 17:46 [来自江苏省]

    0 举报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