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推荐位 推荐位

实务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11.12.10 北京市查看:5150 评论:2

本帖最后由 kim-possible 于 2014-6-4 15:41 编辑

      准备专代考试时间很仓促,只有一周时间,其中分配在实务上的时间大概只有一天多一点。因此,能通过是件很庆幸的事。
       我自己的感觉,今年的实务题出的很好。我只做过去年的真题,较去年,今年实务考察的知识点非常多。对于考生而言,是一个好事。知识点的增多意味着各个点的分数被摊薄,有弱项的考生更容易拿到一个适中的分数,而掌握全面的考生也没有什么影响。第一题的无效中考察了优先权、抵触申请、新颖性、创造性、不清楚、不支持、实用新型的特点、无效程序、适用法条等等。第二题很通俗易懂,我觉得三个技术方案既可合案,又可分案,非常灵活。最重要的是技术比较简单,要是去年那样我就要昏头昏脑了。
      复习方面,我并没有花太多时间,也没有上培训班。当然,并不是我认为培训班什么的不重要,而是要依情况而定。基础薄弱的同学们还是需要到培训班上系统的学习一下,从而具有一个全面的思维。复习中最好对于今年的出题趋势有个大概的了解。比如今年很可能就不会出回复通知书的题,而很多书都认为无效很可能会考,并且我自己也有强烈的预感。因而对于无效相当重视。而权利要求书的撰写是每年必考,自然也是复习的重点。
     在复习的细节上,应当抓大放小,注重对于知识点的掌握,对于文笔、词汇、技术等细节不要过于苛求。专代考试毕竟是面向大众的资格考试,不会出怪、难、偏的题,对于细节过于深究会影响考试思路,造成误区。
      复习中要注重真题和评分标准。评分标准最重要,它体现了考察的知识点,掌握了评分标准就摸清了出题人的思路,从而有的放矢的答题。虽然我只做了去年的真题,但是从06年起的评分标准我都看了一遍。从中,可以归纳出实务较重要的知识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关于通知书方面的知识点,比如新颖性、创造性等等,这些都是审查和答复通知书中的一般性知识点,通过专利法的复习既可掌握,练习几篇答复意见通知书并对这些通知书做个换位思考就能把这些知识点穿起来,形成整体思维。二是关于权利要求书的撰写。这个考察点比较集中,我感觉最重要的是特定技术特征,其次是必要技术特征,但是这两点都很简单,前者可以通过现有技术的对比来找出,后者一般抄说明书的技术方案既可。对于必要技术特征,不要过于纠结。撰写的难点通常在于合理概括和单一性。这两点通常涉及到多独权合案或技术方案合并以及分案申请。前者,为避免风险,我认为撰写时应当采用保守的策略,谨慎的概括,避免过大的保护范围。毕竟专利法的宗旨是公开换保护,专代考试考察的是你对专利法的掌握,是要考虑公众和申请人的利益平衡,而不是单方面为申请人争取利益。在这一基础上,过多的考虑申请人,采用激进的撰写策略不利于通过实务考试。后者,考虑到单一性,还是要归结到特定技术特征上,多独权合案或技术方案合并都是形式,不必过于拘泥。首先,要把自己撰写的权利要求作为基础,不要再纠结,要把这个基础确定下来。其次,在这个基础上,把握住是否具有相同或相应的技术特征,从而判断单一性,进一步判断是否需要分案。
      相信做到上述几点,通过实务应当不是难事。当然,要取得高分,可能还要进一步努力,比如法条的掌握,比如撰写的形式问题,比如运气等等。
      由于我复习的时间较短,没办法给大家介绍长时间复习的流程、方法等等,只能从上述的角度给大家分析和讲述一下我对实务的理解和体会。我觉得,复习时间、内容、方法、采用的书籍、所上的培训班都是招式和基本功,缺少了这些,不能够练成武功;信心、知识点、考试技巧、考试侧重点等都是内功心法,是练成绝世武功的必备条件。两者缺一不可。
      最后,希望我的这篇小文,能够给大家一些帮助。要是大家认为算是一个运内功的小窍门,那就更加满足我的虚荣心啦

标签: 心得体会 培训班 创造性 2011 考试经验


分享

收藏(1)

点赞

举报

评论列表

  • 第1楼
    这是非常好的分析,今年我的上位概括输在没有做到“采用保守的策略,谨慎的概括,避免过大的保护范围。”追求最大限度的上位似乎是我的性格,如果下次再考,我可能还会再输,因为没有上位到最佳,似乎考过了,我也会不稀罕,这是我天生的毛病---输在个性上,怎么办啊?

    2011/12/10 10:41 [来自江苏省]

    0 举报
  • 第2楼
    楼主06年起的评分标准都有?怎么我只找到08年的

    2011/12/10 10:44 [来自广东省]

    0 举报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