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不下与回不去——IP人员的生存与生活考量
发布时间:2025.02.12 浙江省查看:1619 评论:17
今天看到论坛中一位大所代理人想回老家定居,故而寻求省会城市IP工作机会的帖子,一下子戳中了我的内心。曾经的我也考虑过这个问题,这应该也是很多IP从业人员都会考虑的问题,特别是未定居大城市的年轻IP人员迫切需要思索和面对的问题。
专利从业人员不像机械工程师、电子工程师那样,他们基本上任何城市、任何企业都需要,故而工作岗位海量,闭着眼睛都可以选择,无非是技术参差不齐罢了,但是只要能把产品造出来,就能过关,在企业内部也属于核心岗位。
但是专利人员的岗位,只能集中于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某些二线城市以及某些沿海城市,而且工作机会相对于机械工程师、电子工程师来说,属于100:1的感觉,甚至1000:1都有可能。一个300人左右的企业,可以没有专利工程师,但是万万不能没有机械工程师、电子工程师。这就决定了IPR这个岗位,只能集中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苏州、宁波、佛山、东莞等二线或沿海城市,以及杭州、武汉、成都、西安等经济发展较好的省会城市,某些省会城市(如西北、东北、西南地区)岗位基本上没有,即使有,可能身兼数职,且主要侧重于项目申报,为企业拿补贴,如果你在大企业工作过,回去了会很不适应,因为流程并不规范。
以上这些见识,在我入行1年左右就了解了,那个时候我还想回武汉定居,所以迫切地查看武汉的工作机会,但是寥寥无几,大部分是本地中等或小型代理所,相当数量的都是加工编写,即使有企业需要,但是要求身兼数职,薪资感人,且数量特别少。当时我特别想进入武汉的一家直播企业,无奈人家看不上当时的我,未能得成,我一直在沿海游荡。不过庆幸的是,这家企业现在似乎不太妙,专利业务似乎已经完全停止了,为该企业中那些处于疯狂时期大水漫灌大搞申请的IP人员惋惜,他们也许并没有想到今天如此的处境。
除了武汉,也看过成都,但是同样地,机会太少,只好作罢,只能继续把目光投向沿海地区。而且这几年虽然我也偶尔看看武汉、成都、西安等省会的ipr工作机会,但是,无数次的分析持续性地验证了我在入行1年的时候就已经了解的铁律:搞专利,就决定了你只能在北上广深、杭州、苏州、宁波、佛山、东莞等一线或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如果你想回去,趁早转行,如果你选择了IP,就别想着回去。
但是以上这些大城市定居何其困难,且没有社会关系,亲属不在身边,何谈生活,只有生存。前几年专利行业景气的时候,如果赶上了风口,也许可以定居,最近几年入行的新人,碰上业务量下降,要求提高,工作机会缩水,实在难言惬意,定居的想法更是困难,该怎么办呢?
办法似乎并不多,也不新鲜,无非是本职工作要搞好,同时注意提升自身能力,全方面提升,多接触项目和业务,多和行业人员沟通,让自己更值钱;同时耐心等待,淘汰的都是业务不精的人员,也许申请量不会像过去那样井喷,但是留下的都是真金。
评论列表
快速回复
不懂你的啦
[6]思博省省长
主题:27 回帖:327 积分:1689
t_3837_bni2mq
2025/02/12 17:04 [来自山西省]
收起回复 0 举报本领域研发人员
2025/02/13 09:10 [来自广东省]
收起回复 0 举报shengsheng
以身说法,我本人过去就是从事汽车行业电气方面的研发岗,想要回三线老家,不得已降薪转行从零开始干专利。因为各个具体行业领域是有自身独特性的,虽然可能即使大的统称都是机械工程师,但你不可能一个汽车行业的工程师跨行跑去干电脑去。而我之前所在的汽车行业,也就北京、上海、广州等等大城市及邻近周边个别有配套的城市有工作机会,老家根本就没有相符的。投了海量名字上感觉擦点边的都石沉大海。
相比于各行业的技术研发岗,专利工作反而更像教师、医生、财会等等每个地方都有的万精油工作。
2025/02/13 09:36 [来自江苏省]
收起回复 1 举报df_LAAwhY_1866
各位同行,尤其是萌新,一定要认真考虑这个问题!
趁年轻!年轻真的特别宝贵!
2025/02/13 09:53 [来自北京市]
收起回复 0 举报专利农民工99
2025/02/13 10:16 [来自上海市]
0 举报让人阿飞
其实回老家完全没必要只看打工。你回去后除了打工,可以赚钱的方法有很多,只是思维限制了你。“如果你想回去,趁早转行,如果你选择了IP,就别想着回去”你这想法完全给自己设限了。
2025/02/13 18:57 [来自浙江省]
0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