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推荐位 推荐位

朗科的专利运营模式

发布时间:2010.12.17 广东省查看:20227 评论:34

本帖最后由 智财黑马 于 2011-1-18 11:56 编辑

朗科的专利运营模式
朗科科技:近半毛利来自U盘专利授权
  公司主要以“专利池”形式授权使用专利,并根据实际销售按比例收费
  江怡曼
  轻松赚钱?这是每家上市公司高管做梦都想的事情,但是由于发生的概率太小,以至于大多数人都认为这不过是痴人说梦。但是,如果你拥有专利,那么情况就会有所不同。
  创业板上市公司朗科科技(300042.SZ49%的毛利就是来自专利授权收入。没有激烈的市场竞争,没有残酷的周期性变化,朗科科技这近一半的毛利润似乎来得相当轻松。
  “市面上在卖的东芝、金士顿等品牌的U盘,公司都要向它们收取专利费用。因为U盘是我们发明的,我们申请了专利。”114日,朗科科技董秘王爱凤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的时候表示。
  据了解,自1998年至2000年,有很多公司都声称自己第一个发明U盘。但是真正获得U盘基础性发明专利的就是朗科科技。截至2009930日,朗科已获授权专利共计116项,其中发明专利79项,另有220项尚在申请过程中。
  “申请专利是个缓慢的过程,我们公司有个专门的部门在做这个事情。”王爱凤说。
  而和生产产品相比,专利授权收入对公司业绩的贡献似乎更加立竿见影。2009年三季报显示,公司专利授权许可产品收入为2408.48万元,占比12.76%,产品收入为16463.57万元,占比87.22%。而同期,专利授权许可贡献的利润为2404.39万元,与产品贡献的利润2504.11万元相当接近。
  而单从专利授权收入这项业务来看,其毛利高得几乎可以被称为是“空手套白狼”。
  数据显示,专利授权毛利率2006年达到最高位100%2007年和2008年由于专利诉讼维权等的开支,授权成本占了授权收入的30%左右。2009年由于减缓了维权的力度,基本没发生什么成本,毛利率为99.83%
  “如果说我们公司在这方面赚钱容易也有一定道理吧。因为其他公司使用我们的专利,都必须支付一定的费用。”王爱凤表示,公司为了维持专利的更新,每年都要投入大量资金。
  “其实说朗科科技赚钱轻松也不尽然,因为公司一方面要在确保技术的先进性上下工夫,另一方面还要努力维权。这些费用可能记到了管理费中去。”113日,国信**分析师陈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时候表示。
  事实上,朗科科技将专利授权给其他公司采取了“专利池”的形式。“专利池”是国际上通用的做法,“因为不可能一家公司今天向我们申请使用专利权,明天又来申请另一项专利,这样就太麻烦了,所以我们就把好几个专利权打包在一起。”
  陈健认为,公司的某些专利会因为保护期届满而失效,某些专利也可能经过有关部门的审理而被宣告无效,但是由于公司一般以“专利池”整体作为专利授权许可的标的,所以不会影响公司的整体专利保护效果。
  而那些向公司购得“专利池”使用许可的公司可以选择两条路径中的一条作为支付方式。一种是一次性,针对被授权人协议签署日之前或之后的行为一次性收费;另一种是根据实际销售按比例收费,根据被授权人协议签署日之后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或销售数量的一定金额持续收取专利授权许可费。
  对朗科科技而言,一次性收费占据的收入比例逐年减少。而根据销售额或者销售数量按比例收费占据的比例逐年提升,从2007年的695.53万元,占公司专利授权收入的不足25%,增长到2009年前三季的2299.52万元,占公司专利授权收入的95%以上。
  陈健认为,这表明朗科科技的专利维权已经从前期向历史追讨专利费阶段,过渡到了以合作共赢的长期稳定收入为主的阶段。
  事实上,专利都是有时效性的,过了一个时间就会失效,那么,朗科科技在这方面的业绩能否保证持续性?
  “专利的确是有时效性,一般在15年左右,不过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公司能够收到专利费用,已经说明这些专利很不错。”陈健说。
  王爱凤说:“专利到期后可以申请延期,公司有个专门的部门,一直都会申请新的专利,这是他们的日常工作。”
  尽管在专利这块已经赚得盆满钵满,不过公司生产的主要产品U盘、移动硬盘的市场份额并不算高。数据显示,2008年,公司在国内U盘的销量达到1871.8万片,原装移动硬盘品牌市场销售量227.9万片。两者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6.45%4.93%
朗科 “专利营销”何以持续
  18日,国内知名的移动存储生产企业深圳市朗科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朗科)正式在创业板上市,每股51元的开盘价在当日盘中格外引人注目。
  在业界看来,朗科股价的后劲更多来源于其独特的“专利运营”模式。尽管这样的模式在国内引起一片质疑,如有人认为这只是“高通模式”的低级中国版本。不过,如果从另一个角度观察,朗科如何在国内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欠完善的情况下,将“高通模式”成功地“移植”到国内,又经过了怎样的本土化改造?这个答案对于国内自主创新企业似乎不无启发。
  逼出来的“官司营销”
  2002923日,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了“朗科状告华旗资讯侵犯知识产权”一案。
  自1999年推出首款自主研发的U盘以来,朗科历经了近两年“独角戏”式的市场培育和推广阶段。而当2001年,这种产品技术逐渐走向成熟时,跟风进入市场的企业接踵而来。当时在深圳,闪存盘OEM 只须500片起量,小品牌只需5万元就可以起家,甚至当时深圳最主要的电子市场赛格大厦一些柜台商家也能推出自有品牌。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闪存盘市场涌入了近200个品牌。
  20027月,朗科在历经近两年的等待后,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颁发的专利证书后,以发明专利权受到侵犯为由,分别向华旗资讯、宏 (隶属于台湾宏 集团)、富光辉电子以及有关的代理商提起诉讼,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了此案。而此事也引起IT界的广泛关注。
  朗科科技董事长兼总经理邓国顺表示,由于技术趋于成熟,制造工艺简单,U盘市场OEM成风,做研发投入的厂商极少,其结果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最终走向价格战,“在市场尚需培育的情况下,这无异于饮鸠止渴”。
  最终,朗科在这起官司中胜诉,自此闪存市场重定格局。而作为市场的引领者,朗科也不断采用“专利大棒”挥向侵权企业。20047,朗科在深圳中院起诉索尼(无锡)公司,这一次索赔金额达1000万元人民币,最终达成和解。
  2003年到2004年,似乎成了朗科的“知识产权年”。许多专利官司打下来,被告被迫采购其技术专利授权,而对朗科而言,则相当于进行了一系列的市场营销。
  变轨“高通模式”
  2006,朗科科技又开始将专利大棒挥向国外。当年2月,朗科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东区联邦法院把美国存储器市场排名第二的PNY公司告上了法庭,被喻为“中国企业境外专利维权第一案”。
  这场官司最终以和解告终,但朗科公司却接二连三地向被告企业签发了专利授权使用许可。自此,朗科将专利授权使用作为盈利模式确定下来,而专利授权收入在整个公司业务中占比也越来越大。
  朗科甚至还与美国金士顿、东芝、台湾群联电子等内存厂商达成专利授权许可协议,根据协议,内存厂商可以使用朗科专利池中的所有专利,但须向朗科交纳固定费用或者按销售额提取一定比例的专利许可费。
  事实上,早在第一次打专利官司的时候,邓国顺便着力于建立知识产权体系和组建知识产权情报系统和数据库。“根据这套体系,我们可以迅速知道哪些技术是我们已经占领的,哪些还是空白;哪些是可以充分利用等等。”朗科知识产权专员介绍,这个情报系统有效保障了朗科的技术研发和专利申请“滚动式运行”。
  滚动式的专利运营,让朗科公司才在短短数年时间内构建了一个覆盖闪存应用领域的“专利池”,从而成功实现了从“一项专利”向“专利池”的进化,为朗科公司在闪存盘及闪存应用领域建立起了难以挑战的地位。
  据朗科内部统计,截至20091231日,朗科累计全球授权专利及专利申请量为354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为233件,覆盖几十个国家及地区。已授权的发明专利有94件,授权国家及地区包括中国、美国、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
  有业内人士称,“这是典型的‘高通模式’”。美国高通公司是一家典型的技术型公司,它坐拥标准、以出售知识产权为生的盈利模式,曾经令许多技术型公司羡慕不已。
  品牌稀释的风险
  尽管朗科的专利运营模式获得了成功,但是质疑者仍然保持成见。
[size=12********产品的生命周期短是比较明显的,而闪存盘有没有可能被其他产品代替?这是很难说的问题,因此,朗科的持续创新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采纳品牌营销顾问机构CEO朱玉童认为,专利经营模式在中国是否有前景仍然值得怀疑。
  “专利运营必须有持续的、高水平的研发能力,否则一旦有更好的技术出现,此类公司将面临崩盘的危险。例如,近年来联发科、威盛等无线芯片厂商的崛起,让手机厂商对高通多了一份抵触心理。”
  据介绍,为保持技术领先优势,朗科公司也下了工夫。早在2003年就成立了国内第一个闪存芯片实验室,专门开发闪存盘的控制芯片,目前已经发展到了最新的“优芯6号”,支持最新的32nm闪存工艺,与世界上最顶尖的闪存技术保持同步。
  也有业内人士提出,专利运营的品牌效应只依附在生产厂家,终端产品运营的品牌效应则依附于消费者,朗科两条腿走路,是否会稀释其品牌效应?比如它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品牌影响力是否弱于像金士顿之类的强势消费品牌?
  邓国顺表示,上市是公司重要的里程碑,今后几年,公司将继续坚持自主知识产权研发,有效实施专利运营策略,采取自有品牌与营销网络相结合的产品销售模式,实现公司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郭荣村对本文亦有贡献
  专家观点
  深圳大学知识产权研究所教授 朱谢群
  朗科模式与高通有所区别,高通技术只做芯片,并没有掌握完整的产业链知识产权,也不做产品;而朗科有完整产业链上的知识产权,并且做品牌营销。高通单纯专利运营模式的特点是,别人反制不了他,市场往往不平衡,反垄断的风险比较大;而朗科却可用专利授权来平衡市场,而且在盈利模式上形成互补。
  相对而言,高通模式的实现难度会更大一些,它必须始终在市场上准确把握市场趋势,而且要始终保持技术领先,在没有涉入市场营销的情况下,做到这一步,相反缺乏实现平台。对于朗科来说,有终端市场网络的情况下,做品牌不可避免会遇到强大的竞争对手,这可能增加了行业竞争,但同时也会激活市场。朗科也不缺少占领市场优势的做法,比如在授权协议中考虑附加条件,如要求合作者在产品上标有朗科的技术标志等。
  品牌营销与专利运营可能存在一些不平衡的问题,但两者并非完全对立。两条腿走路的好处也是明显的,它们可以相互调整,实现企业经营的延续经营。 


分享(1)

收藏(12)

点赞

举报

评论列表

  • 第11楼
    专利到期后可以申请延期, 讲这话笑掉业内人大牙,,

    2011/01/21 21:09 [来自广东省]

    0 举报
  • 第12楼
    感谢楼主无私分享!

    2011/02/15 16:22 [来自未知属地]

    0 举报
  • 第13楼
    garfield 发表于 2011-1-21 21:09
    专利到期后可以申请延期, 讲这话笑掉业内人大牙,,

    其实应该是围绕基础专利的后续的开发和专利部署,日本人称之为“专利网”。

    2011/02/15 17:06 [来自江苏省]

    0 举报
  • 第14楼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011/02/16 08:12 [来自黑龙江省]

    0 举报
  • 第15楼

    2011/02/18 14:12 [来自广东省]

    0 举报
  • 第16楼
    我记得朗科跟索尼还干过,最后和解。专利运营意识还是比较早的。

    2011/02/21 06:12 [来自贵州省]

    0 举报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