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推荐位 推荐位

林子的职场经 / IPR成长之路

发布时间:2022.03.15 湖北省查看:2767 评论:22

转眼间,参加工作十余年,写下此文,纪念过去。

过去的工作经历大概可以分成两个阶段,一个是职业方向的混沌期,一个是职业方向的明确期。

回顾往事,酸甜苦辣自己知。

我是一个规矩、专注、认真、易激动、对外界反应迟钝的普通职业人。

30岁之前做过几份工作,销售助理、平面设计师;待过灯饰行业、电气行业、玻璃行业、电子行业。

在广东待过较短的一段时间,在武汉定居。从高中到大学选专业,从毕业到职业,从恋爱到结婚生子都是一个稀里糊涂的状态。

在进入知识产权行业之前,有过两次失业的经历

职业混沌期

第一次失业

在武汉的第一份工作,东家是国企改革为股份制的公司,主营业务是电气设备。

老板70多岁,原来是国企的技术骨干,职员们一直保留对其称呼:“金工”。

那个时候流行现场招聘,正式入职后知道了面试自己的漂亮小姐姐是老板的儿媳。

不久部门的小姐姐说过,销售助理这个岗位老板喜欢用小姑娘,小姑娘们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就容易被炒掉。

另外一位财务大姐姐说过,出来混还是要有个一技之长傍身才行。

3年期间部门一直上演着“小姑娘被炒”的故事,每个故事不尽相同,但结局都是一样的,自己也不例外。

这段工作经历里到现在还深刻印在脑子里东西大概就是“一技之长”这个词吧。

 

第二次失业

宝宝两岁的时候,入职了一家离家很近的玻璃行业。

老板原来是著名玻璃厂的销售总监,老板娘原来是财务总监,两人强强联手建立了自己的工厂。

工厂开始还是延续玻璃原片的生意,由于原始业务的饱和,拓展了“玻璃艺术背景墙”的业务。

该业务是一位在玻璃行业摸爬打滚多年的销售经理推动的。我在半年内将积压的订单业务理顺后,转向了平面设计岗位。

大概老板感觉在这块业务上失去了控制权,与团队经理有些暗自较量的成分。老板娘是个高情商、气质佳的女人,在中间充当和事佬的角色。在经历了一系列内部斗争后,团队原班人马土崩瓦解。

大学期间参加过CAM设计大赛,拿过二等奖,毕业后完全荒废了。这段工作经历里把CAD的基本技能捡了些起来,这项技能倒是在日后专利撰写中有了沿用。

下面的工作经历是职业方向的明确期,聊聊我进入知识产权行业的过程,碰到的人,遇到的事。

职业明确期

第一个机遇

东家的基础业务是搞汽车配件的,属于农机车、工程车的下游供应商。

2015.11.8入职最初获得的岗位是技术文控,也就是为20多位工程师管理技术文件。

入职三个月后,部门经理被调岗,老板亲自管理技术部。而后除了管文件还要督促研发人员的5S、项目进度、绩效考核、各种内部通知和发文、专利进度等等,反正老板想到啥杂七杂八的事就安排给我。

第一次听说“专利”还是在给金工那当销售助理。因为招投标上经常与上海的一家对手低价竞标,老板为此改进了技术并申请了专利。

这次是正式有了与专利的“亲密接触”。

或许是老板对技术有一定的执著,或许是老板想突破原有产业开拓新天地,或许是老板觉得自己是发明天才,新品大开发模式被启动。

或许是怕研发人员的流动带走他的想法,或许是维持“高新”的需要,老板提出了一年要申请20件专利的愿景。但是,管理层没一个当真,只当老板吹吹牛而已。这事在成功获得“高新”资质后一直也没有什么实质性进展。

接着,公司入职了一位曾服务过华为的工程师,姓喻。我对他的第一感是非常有职业气质、沉稳。但是入职的时机不佳,正好处于部门的动荡期,试用期一直没有被分配具体的研发项目。当老板注意到他时,就将20件专利”的任务分配给他了,并且要求我跟进,不能完成任务就追究我的责任。

喻工淡定的接受了这项任务,并立即引进了一家代理机构。喻工与代理机构做商务交流时带上了我,交流的整个过程我都是处于懵逼状态。

交流结束后我非常忐忑的请教喻工,代理机构说的内容太专业了,我完全不懂啊,我能做些什么呢?喻工说,这个任务对于你来说有难度,要求太高了,像华为都是有专门的团队来推动的,有专业度的要求,需要学习,不过专利工程师的工资也不低的。

没一个月后,喻工就离职了,这项任务的推动就降到我头上了。

喻工的话可能是无心之言,但是,我记住了。

波折的合作之旅

喻工离职后,老板紧接着对代理机构提出了新要求:现场交流、无书面技术交底、一周结案、授权付费等等。

代理机构对接完两个案件的申报后,就不跟我们玩了。我追着要送合同过去,人家都不想理我。没办法我继续寻找新的合作机构。

那时是2016初,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上备案的武汉的代理机构数量还不多,印象里是没有超过30家。我挨个挨个的给代理机构打电话,询价,挑选代理机构上门跟老板洽谈。老板洽谈几家后,就懒得谈了,这些代理机构都不行,你再找。

在洽谈完好几个代理机构后,刘工以“不授权免费再服务一件”、“分期付款”,加上我的极力推荐,终于促成了合同的签订。

在经历了多次上门、发明人和老板都没有讨论清楚方案的反复折腾后,合作了2件发明案件后刘工也被玩疲惫了。但是,刘工成了我入行的第一个朋友。

“发明专利授权才付费”的条件下,我找不到合作机构的情况下,老板对我下了命令:找不到人弄,那就你来弄!我看这也没什么难度嘛,你来写,我来审。

刘工给予的指点是:参加专利代理人考试,搞定CPC客户端。然后,我进入了这两件事情的摸索中。刘工时不时的还考问我知识点学得怎么样,还会带我去参加行业内的一些会议。后来,其他人问我专利服务时,我都首推刘工,虽然不知道后面有没有达成合作。

 

入行关

2016年第一次考试只是试水,三科全部不及格也在意料之中。

2017年考了好多关于PCT的题目,恰恰没怎么学习这块,考完心里特没底,出成绩的当晚也没有熬夜查分数。

第二天从上班刷到10点多才刷出成绩,看到分数结果,喜出望外,激动得抱着同事转圈圈。

20162017年两年我处于不知者无畏的状态,一边兼着文职的岗位,一边兼着专利的事,一边学习专业知识,一边模仿写案件。虽然经常被老板压迫下,但是陆续有案件授权,也有点小小的成就感,也算是对老板有点交待,也算是度过一段充实的时光。

现在回过头来看看,那些授权但没有法律逻辑的案件,也只能糊弄下外行人。幸好产品没有市场化,专利也就为“高新”、“减税”填了砖,为BOSS对外吹牛填了素材,写得好不好,我也没什么愧疚感了。

 

                               难念的经

公司的传统业务一直很稳定,但是BOSS很有危机意识,一直想开拓新路径:物联网。

最早本来是想在农机车、工程车的基础上发力,后来不知道怎么折腾折腾着就朝着蓝牙应用方向上死磕了。什么蓝牙门锁、蓝牙门闸、蓝牙保险箱、蓝牙首饰盒、蓝牙印章、蓝牙钥匙、蓝牙周转箱、蓝牙广告,就是要跟蓝牙天荒地老的节奏啊。

2017年共享单车火起来后,就更一发不可收拾了,继续在蓝牙车锁、蓝牙充电宝、蓝牙充电桩上乘风破浪。

期间自己撰写的第一件发明专利下了OA了,一看觉得审查员说的什么都很有道理啊,真被难住了,但是我得让它授权啊,才能证明自己“能干”啊。

去省局里领专利代理人资格证时,顺便约刘工吃了个饭,向他请教了答复方法,回来觉得自己没得要领,然后请了廉工帮我搞定这个案件。

廉工是在2017年时想吸纳进公司做IPR的代理人,但没成功。廉工高高帅帅、慷慨、善良,留给我的印象也是极好的。第一个答复搞定后,我将拿到的授权奖金分了一半给他。

到这个时候,自己处理的案件陆续有授权了,资格证也考下来了。同时也越来越清楚:获得资格证只是新起点。也越来越明白: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要想精进专业度还是得找个好老师引导下。

2018年,在政策的诱惑下,老板又提出发明专利50件的任务量。然后机械组、电子组、软件组包括我,都要签下“军令状”。

每次解读完老板的“奇思妙想”后,我都比工程师忐忑。

工程师们说:你检索到的这个方案跟老板想法差不多。

工程师们说:老板这方案逻辑不通。

工程师们说:算了,我不发表意见了,老板都是对的。他说要怎么研发就怎么研发吧!专利他说写什么就写什么吧!

工程师们说:你按照他的想法写不就行了,不用我确认!

工程师们说:交底有没有奖金?

老板说:我这个方案,别人肯定没有!

老板说:你要保证授权!

老板说:不用代理机构,这就是个文职工作,你能搞定!你就是要拿鞭子抽几下,才肯跑!

老板说:将来别人抄袭我这个方案,你要告赢别人!

我说:您这个方案有没有新创性,我要基于检索之后才能回答,而不是基于市场上有没有来回答。

我说:好吧!我只能说目前市场未见您所说的产品,在市场上您这产品是有新创性的。但是,我没有检索专利库,在专利库里我不确定它有没有新创性。

我说:我不能保证这个方案授权,只能尽力而为。

我说:能不能告赢别人,还要看这个专利的稳定性和保护范围。

每个方案基本都要上演如上所述的论战。

中间提过一次离职,打算去代理机构历练,老板不同意。市场部总监建议我去他们部门,这样就不用天天直面老板了。如果不是已经将专利作为职业方向了,我会跟着这位我认为极具有人格魅力、高情商的女领导。

最后,还是市场部总监给我去老板那签了加薪单,让我留下来。尽管如此,我一直在为某天的离开储备能量。

 

指标之痛

几番磨合后,老板终于再次同意引入代理机构,于是有了与路浩的一次合作。老板直接向对方抛出了每年至少50件发明专利的橄榄枝,但是,得服务后付费,而且我这么大的量,你得给我优惠啊!

我心里都跟明镜似的,但总不能让人家白跑一趟吧。于是有了第一个试案后也玩不下去了。

我只能继续摸着石头过河,尤其是软件控制逻辑类的方案,每每写完,总觉得缺点意思。

2018年买了李鑫老师的课程学习。大概是笨,听后,领悟不深。不学还好,不知者无畏,学了后反而焦虑了。关于李鑫老师讲撰写,深刻印在脑子里几个词是:推导式撰写、整体性、案件灵魂。

在李鑫老师的课程学习过程中认识了陈先生。一件结构的发明专利自己答了三通后还是被驳回。老板一直认为很重要,想要补救,但是因为“复审成功才付费”的条件,我也不再好意思跟同行提及。

陈先生非常热心的提点了我一下,我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走了复审,成功了。老板看到授权结果,非常高兴。其实,我心里非常清楚,权要已经被改到没有保护意义了。

后来,好几件发明答复应用了李鑫老师传授的答复逻辑获得授权。

就此,本想与李鑫老师达成合作,完成50件发明专利的任务量。但是最终被老板的各种无理条件卡死。唉!专业认知不在一个层面,沟通是件痛苦的事。没有让老板懂专利法,是我的错。

尽管我无数次跟老板解释:专利授权很大程度上是依赖技术的创新高度的,而代理机构的服务价值在法律层面。

尽管我无数次跟老板解释:包 授 权那就是风险代理,风险代理费就是比正常收费高。

尽管我无数次跟老板解释:不能授权肯定不能维权,但授权也不一定能维权。能否维权还有要看权要保护范围、专利的稳定性、侵权对比是否成立……。

经常气到老板翻白眼,我不听你那些,我就要结果:能授权又能维权。

专利代理这条路行不同,那请个顾问指导下我总可以吧。或许是看中了黄总具备富士康的工作背景,或许是交流“蓝牙技术”的梦想过程中,黄总与老板有了某些共识,很快老板同意签订顾问合同。

在黄总的建议下,我们老板大概是认可了:专利必须建立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之上,单纯的逼迫专利负责人是治标不治本的。

此后,老板没有再提专利数量指标。黄总简直就是我的“救命恩人”啊。

但是转而在合同已有明确约定的情况下,老板又想对黄总增加各种新要求,加量不加价。这份顾问合同执行没多久也凉凉。

记得曾经有位工程师这么形容老板:精明大于聪明。精辟啊!

 

撰写入门

李鑫老师发表的一篇文章探讨了关于电学方面的撰写,印象里好像是关于“微信红包”的撰写探讨。李鑫老师肯定了韩一星的撰写思路,否定另外一位同行对韩一星的抨击。

那时我正在琢磨信息交互案件的撰写,还为理解通信技术而购置了“大话通信”。哈哈,这本书翻过几遍,能看懂的东西挺少。

     认识韩一星老师的时候,他正在喜马拉雅上推专利考试相关的课程。我挑选关于规避设计案例、诉讼案例的课听了听。韩一星幽默风趣的风格真是太让人喜欢了。

再后来,韩一星老师推出了撰写课,每节课我都认真的听,做笔记,完成作业,还请他批改。

韩老师的口头禅“一分都是爱”;每每收了红包都会发“谢谢老板”;偶尔还献上几首五音不全的歌;弹奏一下吉他;跟圈里的伙伴们算**;还会调皮的装傻用“不知道”来回答网友的各种问题;他太可爱了。

撰写上,韩老师是我的启蒙老师;是我最喜欢的老师之一。如果没有他,我估计还要走更多的弯路。

 

风险关

    大概是运气,2018年公司开发的蓝牙桌面售货机落地市场后博得了好彩头。谁也没想到,折腾了那么多的产品,就这款产品推广成功。2019年这一款产品就占据了公司销售总额的近1/3

接着,公司就被广东的一家竞争对手盯上了,收到专利侵权的律师函。那时,虽然我已经进入专利行业3年,其实还没什么风险意识。专利检索也就局限于查新检索。

老板的习惯是:每每淘回新品,首先抨击别人产品设计的又傻又笨,然后开始改造之路。这款热销的蓝牙桌面售货机也不例外。

对比分析后得出结论,落入了别人专利的保护范围。核查了人家的专利评价报告,正向,看来对方还是有备而来的。

老板还是有些紧张的,折腾了几年,搞了不少项目,终于有个打开市场的,这么快被盯上了。本来还想引进专门设备,投条做锁的产线,准备大干一场的,得先把这个风险给解决掉啊。

在对竞争对手进行一系列评估,对自己的产品进行一系列评估后,我决定马上启动该案的无效程序。老板承诺无效成功就奖励1万元,我就放手干了。

再后来,别人只知道我拿到了1万的奖励(充当年终奖),鬼知道我为了找到最佳对比文件,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官网上泡了多久,翻了多少篇文献,眼睛难受了多久,失眠了多少个夜晚。

现在还记得开庭刚好是武汉疫情爆发之前。北京地面都是积雪,口审庭从银谷大厦搬到了朱辛庄。我单*匹马出席了口审庭,早到了1个多小时,楼宇里还有叮叮当当的装修声。开庭前我紧张得不行,双手一直抖。开庭后说话的声音也抖,节奏也跟不上审查员。对面的两位代理人看上去比我镇定多了,我也一直强装镇定,心里其实慌得很。好在方案比较简单,口审不到2个小时就结束了。

自此以后,我对专利的撰写也有了不一样的体会。借着新品市场一片向好,专利风险解除之势,也向公司引入了“合享”这一商业检索系统,这是老板在专利这块花钱最为爽快的一次了。

 

进攻关

有些事情看上去无关联,其实串起来还是有因果的。

公司在收到广东厂家的律师函后没多久,我们也发现安徽的一家营销性公司大规模的抄袭我们的整机。计划着,先无效掉广东这家,再收拾安徽这家。

在准备无效的期间,广东厂家的所有专利都梳理了一遍,无效掉他的电磁锁,其他的对我们也没什么威胁。接着,自己的相关专利全部梳理一遍,开始跟安徽的玩钓鱼游戏,最后评估大概率只有一件外观专利可诉,马上申请了评估报告,评估报告获得正向意见,又几翻稳定性检索后,才敢跟老板建议对安徽的厂家发动诉讼。

老板秉持着一贯作风,找律师可以,不胜诉不付费。好磨歹磨到最后说,给你1万元的经费,你自己去搞定吧,赢了公司给你分赔偿款,输了就算了。

于是,我开始联系公证处。记得那是个雨雪天,挺冷,负责专利公证的那位公证员外出了,我等了他一上午。

公证员看我操作网页的过程就知道我是个外行,建议让律师界入更专业,正好晚点有位律师过来可以引荐给我。

与律师的交流过程还是非常愉快的,他也表示可以接受我们老板的合作风格。将材料发给他的团队评估后,就正式引荐给老板,签订风险代理合同。

接着就是疫情爆发,老板在商务上与各个产品代理商的合作不愉快,新品销量断崖式下降。老板天天催促诉讼进度,想给各个代理商立个威,奈何公证处迟迟不能出公证书,没法推动进度。

办公室天天充斥着老板的消极情绪。业务人员天天被开批斗会,工程师们天天加班开发新品,其它各个部门的领导轮番挨批,办公室里都是“苦咖啡”的味道。

年中,诉讼终于立案并确定了开庭日,老板还强调我必须去参审,这也是我非常乐意和期待的事情。但是到了开庭日,老板冷冷的来了句:你不用去了!

或许是因为:我们的专利风险代理是八二分(连官费都是代理机构承担了),他觉得自己很亏。

或许是因为:我不听话,将工位搬离了远离他办公室的位置。

或许是因为:每每他向我起工程师们的心思时,我都是一问三不知的态度。

或许是因为:他焦虑,我还老直言直语,戳他的痛处。

总之,我不知道他为什么不让我去参加庭审了。对此,我一直耿耿于怀。

终于熬到了年底,一审结果出来了,胜诉,判赔额不到10万。他似乎没有不满也没有满意。于我,赢就是底限。

接着,二审的通知也来了,看了上诉状,觉得大概率对方还是会败诉。

于此,跟着老板5年,头一回没有年终奖。

到此,撰写、答复、复审、无效、诉讼,在这个平台都经历过了。

我付出了什么,收获了什么,自己心里清楚,他人是否理解不重要了。

跟老板前后磨了4轮,终于签成离职单。

55个月零5天,第一段专利工作经历,结束了!

 

职业规划期

不知道下一个5年会是什么样,我一直在想,但是也没有想清楚。

没有想清楚前,那就先认真的、尽力的做好自己的每一件事。


分享(2)

收藏(19)

点赞(13)

举报

评论列表

  • 第1楼
    谢谢分享经历,你真的已经很厉害了

    2022/03/15 10:58 [来自四川省]

    0 举报
  • 第2楼
    这种老板你还跟了这么久😂

    2022/03/15 11:03 [来自湖北省]

    1 举报
  • 第3楼
    感谢分享经历

    2022/03/15 11:52 [来自河北省]

    0 举报
  • 第4楼
    能在一个小公司自己摸爬滚打积累这么多宝贵经验,确实已经很棒了,加油~

    2022/03/15 11:57 [来自江西省]

    0 举报
  • 第5楼
    得感谢这个老板对你的磨练

    2022/03/15 12:40 [来自山东省]

    收起回复 1 举报
    • 2022-03-15 15:07:45 [来自湖北省]

      回复 0 举报
  • 第6楼
    好棒的经历

    2022/03/15 15:46 [来自广东省]

    0 举报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