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推荐位 推荐位

3000多专利才卖172万元,我们应该怎么看?

发布时间:2020.11.20 北京市查看:2786 评论:13


最近,阿里网站一则专利拍卖消息引起业界关注,金立通信的3356件专利公开拍卖,最后成交价不到172万人民币。平均价约512块,这个价格显然远不够申请费。这件事引发人们对专利价值的讨论。为什么中国企业的专利老是卖不上价格?前一阵暴风科技的专利拍卖,最后也是白菜价成交,121件专利才卖13万元。而与此相比较的时,加拿大北电破产时,6000件专利卖了45亿美元,还被抢购一空。


为什么差距这么大?


笔者大体上浏览了金立这次拍卖的专利,虽然写的是3000多件专利,但实际上大部分专利都失效了,真正有效的才四五百件,而且很多还做了质押,有他项权利的存在。准确的说应该是四五百件专利售价172万元,除了质押的折价,实际上可能只有300多件专利有完整的权利。不过即使这样,每件专利的售价也才折合五六千元人民币。



这些专利的内容大部分基本上都与移动终端相关,对应的产品市场非常大。这个领域的专利不发挥作用则已,一旦对上市场的产品,价值都会非常大。


所以这些专利的价值并能用平均价来衡量。最有可能的情况是,这四五百件专利中,可能有三五件专利是有价值的,其他的专利基本上算是白送。而购买人也是可能看上了其中的三五件,甚至一两件专利。即使有一家专利发挥价值,购买的人也大赚一笔。


专利要卖上价格,最基本上的逻辑是能限制到市场上销售的产品。限制到的产品销售额越大就越值钱。判断这批专利是否值钱,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分析下这些专利能够打击到市场上多少有价值的商品或者潜在的商品。具体的标准就是这批专利能有多少可以做出权利要求对照表(CC)。


读者只要稍微留意下就会发现,这些专利显然很多无法做出比对表了,因为不少专利的权利要求范围是直接对应到自己的特定产品结构和功能,这些产品一旦停产,专利的权利要求就没有了对应的产品。没有对应到具体产品的专利是很难变现的。


大部分中国企业的专利都有类似的情况,申请的专利最多只能覆盖到自己的产品,出于保护自己产品的思维,权利要求的范围会限制得比较窄,所谓防御之用。专利基本上跟着自己的产品走,也不大考虑在国外进行布局。如果要对这些专利做权利要求比对表,只能对上自家的产品,企业破产停售产品,专利肯定卖不到好价钱。买专利的人做不出比对表,也就没有了赚钱的依据和基础,找谁去要钱呢?







标签: 专利


分享(2)

收藏

点赞

举报

评论列表

  • 第1楼
    大部分专利都是为了申请而申请,不然为什么这么多失效的。

    2020/11/20 09:19 [来自广东省]

    0 举报
  • 第2楼
    阿圣 发表于 2020-11-20 09:19
    大部分专利都是为了申请而申请,不然为什么这么多失效的。

    对了,一般大公司都不会轻易地放弃专利,因为都是技术储备

    2020/11/20 09:45 [来自广东省]

    0 举报
  • 第3楼
    中国专利的价值往往不在专利技术本身

    2020/11/20 09:46 [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

    0 举报
  • 第4楼
    这个问题做专代的不应该最清楚么😂

    2020/11/20 11:21 [来自江苏省]

    1 举报
  • 第5楼
    能卖这么多已经很不错了,要看是谁的专利

    2020/11/20 14:13 [来自广东省]

    0 举报
  • 第6楼
    专利要看质量的 那些无意义的凑数的能有人掏钱买就不错了

    2020/11/20 14:45 [来自天津市]

    0 举报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