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推荐位 推荐位

给审查员的特写镜头

发布时间:2019.08.16 浙江省查看:4574 评论:34

本帖最后由 安秋anqiu 于 2019-8-16 14:29 编辑

给审查员的特写镜头

公众号:知识产权界杠精联盟


这篇文章,献给审查员朋友。
如果你身边有审查员朋友,请转给他,看看这篇文章说的是不是他们想的。


01

专利审查员,是国家专利行政部门内,专门从事专利审查的,专业技术人员。
申请人向国家局提出一件专利申请,相应就要有一位专利审查员进行审查,决定是否授予专利权。
可以理解为,审查员是专利质量的把关者。海量的专利申请,经过审查员的筛选,留下有质量的技术创新方案。


但大部分申请专利的人,并不知道这一点,或者这一点他们也不想了解。
很难使申请人愿意将目光从他的技术方案上移开,即便是为他撰写申请文件的专利代理人,也并不想多看一眼。
每一笔对技术方案的修改,都像刀子一样割在肉上。
赶快报上去,拿证书,我的创新不容置疑。
如果你告诉他,在屏幕的另一端,还坐着一位专利审查员,对他申请的技术方案条分缕析的阅读理解,检索分析,甚至还要判定他的技术是不是新颖,算不算有创造,到底能否授权,估计他会疯掉。

不了解与不信任,皆因专利质量缺乏权威性,难以引起重视。
大家较量的是授权证书的数量,而不是证书的质量,因为证书数量可以粗暴的转化为经济效益。
而将有质量的证书转化为醒目的经济效益,做起来却是难关重重。

大家只记得专利证书能用来报项目,因为项目离钱近;
却忘了专利本身,因为专利本身离钱太远;

急功近利是申请人的本意,很难要申请人像审查员这样佛系。
一旦收到来自审查员的消息,多半是补正通知书、审查意见通知书或者驳回通知书。而这些通常意味着你要修改自己的专利申请文本,或者干脆你的申请被审查员*毙了。
记得一位客户曾经暴跳如雷的高声叫道:我这个专利在美国都获得授权了,在中国竟然不给我授权!你给我问问这个审查员是不是要收钱?!要多少我给他!
这段记忆绝对真实。
即使是审查员,在这一行同样要承受误解。
也许最了解审查员的,不是他们的父母或者爱人,只有身在这个圈子里的代理人和IPR。


02

即使是在专利这个圈子里,审查员也算是一个神秘的身份。
也许是职业的敏感性,除了一些行业培训之外,极少有机会能够见到审查员真人。
与审查员沟通的机会,基本都局限于答复审查意见或者电话沟通技术方案细节。
如果对这两种方式做概念的上位,可以说是信件沟通或者电波交流。
这样看起来是不是浪漫了许多。

其实并没有任何一所大学有“专利审查员”这个专业,也没有社会上的组织机构设有“专利审查员”这一职位。
每一个审查员都是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培养出来的。
审查员的培训非常规范。
入局培训为期4个月。新人审查员被分为若干班级,白天上课,晚上自习。
培训内容包括专利法、实施细则、审查指南、检索分析等方面的专业技能。
完成入局培训之后,还要继续完成部门培训,为期8个月。
在部门培训阶段,有专门的老审查员指导新人完成检索和审查工作。
不仅如此,专利局还会组织审查员定期前往国外培训。
他们的工作也很有规律。
工作时间,他们就在电脑面前审案子。
就他们的工作性质而言,基本不需要与外界太多的接触。

他们刚刚走出学校,就进入了另一个象牙塔。
学院派是大家对审查员的总体印象,他们总是彬彬有礼。


03

但看似清心寡欲的审查生活,也许并没有那么简单。
在这个花花绿绿的互联世界,谁相信还有世外桃源?

试着站在审查员的角度,来看待每一件专利申请,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换位思考,是一种拓展人生宽度的好方式。

我相信审查员工作的时候,都是“机器般”严格按着法条来筛选专利申请。
该授权的授权,该驳回的驳回。
但我也相信,在面对如流水一般的专利申请时,不同国家,不同主体,不同代理,不同质量的申请,在他们的内心也会引起衡量与思考。

当每天处理太多低质量申请时,他们应该也曾对自己的工作价值产生过怀疑。
这些申请就像摆明了在说,要拿到授权去换钱一样。
一点面子也不讲。

当看到企业拿着“凑数的专利”报高新、领补助,专利成为宣传广告的金字招牌,他们也多少感到专利价值的扭曲,即使是身为审查员也无能为力。
也不过是只能按规则审案子,无法再多做些什么。
实际的审查业务,似乎和书本上讲的不太一样。
那自己的角色又该是什么呢?

如今面对新时代的审查需求,被质检部门和催审部门夹在中间,一边要求质量,一边又在要求速度。
看着桌子上的审查指南,应该也会陷入沉思:
这样审案子,还能审多久。


04

  
我写过一些文章,全部是站在代理人或者企业角度,看待行业的环境和这种环境下个人的发展,却极少关注审查员朋友。
2004年,我国专利审查员数量大致为1500人。
2017年,我国专利审查员的数量达到11000人。
近几年随着我国专利申请数量几何级别的增长,以及缩短审查周期的要求,审查员逐年扩招,保守估计数量应该不低于2万。

2万是什么概念呢?
2018年全国取得专利代理资格的有3.7万人。
也就是说,代理人与审查员的数量比例大致为2:1。
那么代理人参考自身的工作量,大概能知晓审查员面临的任务量是什么程度。

所以说最了解审查员的,果然还是代理人。
这是在今天,中国的专利申请量巨大(超过欧美日韩申请量总和)的时代背景下,产生了这么多专利审查员,来应付审查需求。
我们时常抱怨专利补贴搞乱了市场环境,催生了太多无用专利和伪需求。
然而如果有一天专利申请量骤减,市场的泡沫破灭,没有那么多专利申请需要审查,这么多的审查员又该何去何从呢?

我们一腔热血,响应时代的号召,加入了专利大军。
会不会有一天“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这情景,好眼熟。
这样的危机同样适合其他专利从业者。

要维持行业的不停运转,不能只靠政府政策的牵引,还应该积极创新业务模式,找到自身独特的生存之道。

比起民间的代理人或者IPR们可以大谈待遇、金钱这些落俗的话题,身处朝堂的审查员们似乎要更注意言论的规范。


05

今年有几位审查员朋友从审协离职出来,加入了我们这些民间的游击队。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热烈欢迎,呱唧呱唧。
有一位继续发挥专长,去事务所做专利分析方向的业务,年薪20w的样子。
有一位去做企业的IPR,面对新的挑战。
还有一位在审协待了将近10年的老审,拿着新到手的律师资格证,要去律所从助理做起。
作为这个圈子里的人,衷心希望每个人都能追梦成功。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peace and love。
ps:我仍然记得有一次我的一份外观专利申请,是一个洽谈桌,因为公司程序问题等原因,前前后后做了几次补正和著录项变更手续,粗略计算跟审查员的电话沟通不下5次。
对方审查员是个声音甜美的姑娘。一直非常耐心的指出具体问题,并且指导我如何修改。
在大概第五次电话沟通的结尾时,我终于鼓起勇气问,可不可以添加你的微信。
她很害羞的笑了笑说,不了不了。

连一次答复审查意见的机会都没给。
可以请求复审么。



分享

收藏(3)

点赞

举报

评论列表

  • 第1楼

    2019/08/16 14:25 [来自安徽省]

    0 举报
  • 第2楼

    2019/08/16 14:30 [来自浙江省]

    0 举报
  • 第3楼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019/08/16 17:11 [来自上海市]

    0 举报
  • 第4楼
    声音甜美的姑娘

    2019/08/16 17:42 [来自北京市]

    0 举报
  • 第5楼
    走行政复议吧

    2019/08/16 17:47 [来自四川省]

    0 举报
  • 第6楼
    被你骗着看完全文,才发现重点在最后。

    注意更新后续,把妹子追到手,晒在论坛里。

    2019/08/16 17:47 [来自福建省]

    0 举报

快速回复